【
儀表網 儀表深度】導讀: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1712億塊,同比增長48.1%。
集成電路被喻為現代工業的“糧食”,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被確定為國家戰略先導產業。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到8848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近20%,為全球同期增速的4倍。
同時,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市場化上取得了顯著突破,設計工具、制造工藝、封裝技術、核心設備、關鍵材料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已具有一定規模。下面,小編先帶大家了解下什么是集成電路吧!
集成電路知多少!
據了解,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是20世紀50年代后期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半導體器件。它是經過氧化、光刻、擴散、外延、蒸鋁等半導體制造工藝,把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電路所需的半導體、電阻、電容等元件及它們之間的連接導線全部集成在一小塊硅片上,然后焊接封裝在一個管殼內的電子器件,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
集成電路是采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制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后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集成電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引出線和焊接點少、壽命長、可靠性高、性能好等優點,同時成本低,便于大規模成產。它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電視機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信等方面也得到廣泛應用。
另外,集成電路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各行各業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的基礎。目前我國集成電路滲透到我國各個行業,發展前景可期,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1712億塊。
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1712億塊
集成電路產業信息產業的核心之一,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十三五”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增長,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8848億元,平均增長率達到20%,為同期全球產業增速的3倍。
另外,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產量也在穩步提升,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2612.6億塊,同比增長16.2%;2021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1712億塊,同比增長48.1%。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汽車電子、物聯網、5G等現代科技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集成電路的支持,換言之,集成電路是目前我國科技發展的核心零部件。
因此,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的發展,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集成電路行業。如:2020年國務院發布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集成電路自給率要達到70%;
《中國制造2025》中針對集成電路產業,至2025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要達到1734-2445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43.35%-45.64%;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也提到集成電路,發展前景廣闊。
集成電路發展前景廣闊
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向智能化、輕薄化、便攜化的方向發展,新的
智能終端產品層出不窮,使得集成電路產業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廣闊。集成電路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延展帶動了市場需求的持續旺盛。同時,伴隨著全球的集成電路巨頭不斷加大資本性投資力度,集成電路行業的景氣度有望保持上升趨勢,有利于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發展壯大。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以國家戰略性需求為導向推進創新體系優化組合,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此外,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持續推動下,很可能實現行業關鍵技術加速突破,國產替代加速進行,進而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未來在《中國制造2025》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未來可期。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