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研發】2018年10月25日,科技部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星機地綜合定量遙感系統與應用示范(一期)、(二期)”驗收會。
星機地綜合定量遙感是充分發揮衛星、航空、地面協同對地觀測能力,提高遙感數據定量化獲取與應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地球觀測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我國,科技部已經將星機地綜合定量遙感系統與應用示范項目建設作為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4個優先發展主題之一。項目將重點研究星地協同觀測與衛星組網關鍵技術,攻克多尺度時空遙感數據快速定量流程化處理、基于衛星組網和虛擬星座的綜合定量遙感產品生成和真實性檢驗等關鍵技術,實現事件驅動的遙感數據主動式服務,以及資源與環境遙感信息的業務化運行服務。
其中,項目一、二期總體依托單位均為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項目一期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總經費9612萬元,包含11個課題,其中遙感地球所承擔4個課題;項目二期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總經費3710萬元,包含3個課題,其中遙感地球所承擔2個課題。
2015年,項目已經突破了以遙感應用為導向的多星耦合組網成像規劃與多源數據主動式服務、地表參量多源遙感協同反演與像元尺度真值獲取等關鍵技術,在上實現了從單一
傳感器定量遙感產品生產體系到多星協同反演不依賴于特定傳感器的定量遙感產品生產體系的跨越。
2018年10月25日,驗收專家們聽取了項目總結匯報,觀看了成果和系統演示,審閱了有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驗收專家組認為,項目一、二期均完成了立項通知規定的研究內容及考核指標,通過驗收。
此次,“星機地綜合定量遙感系統與應用示范”項目的突破將促進我國在礦產資源、區域河流、糧食產量、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以及攸關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其他應用領域的監測能力,同時為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數字一帶一路、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海南省和南海空間大數據中心等重大應用提供了空間數據和信息產品等重要科技支撐。
(資料來源:國家遙感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