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人物】近年來,市民維護環境權益意識不斷提升,環保部門接到市民反映空氣污染的電話越來越多,尤其是垃圾填埋場、
污水處理廠周邊的居民不堪惡臭氣體的困擾,不斷向環保部門舉報。
所謂惡臭氣體,是指一切刺激嗅覺器官引起人們不愉快及損害生活環境的氣體物質,有些過于香郁的氣體也稱惡臭氣體,如讓人感覺不舒服的香水和花香等。
目前,常用的惡臭監測方法是嗅覺測定法和儀器測定法。儀器測定法適用于判斷污染氣體的來源,但污染氣體的濃度是否在人們的承受范圍之內,儀器并不能測定,因此,需要通過嗅覺測定。根據人的嗅覺來反映氣味強度和人體適與不適,以此作為環境管理部門的治理依據,于是“聞臭師”職業應運而生。
擰開真空采樣瓶閥門,高高舉過頭頂,進氣聲嘶嘶作響……日前,浙江嘉興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王寶印來到嘉興韓泰輪胎有限公司廠區,熟練地采集空氣樣本。
一家排污企業會不會被處罰,跟王寶印的鼻子息息相關。原來,他有一個特別的身份:“聞臭師”。每個月,王寶印至少要執行一次執法監測和兩次調查監測,用鼻子鑒定臭氣濃度,其嗅辨結果作為環境行政處罰的依據。
鼻子有時比儀器更管用。“儀器只能檢測單一氣體,對于混合氣味卻無能為力。”王寶印解釋道,對于氣味是否屬于國家規定的惡臭范疇,得靠“聞臭師”的鼻子來判定。為此,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辦了培訓班,嘉興市環境保護監測站有32人拿到了“嗅辨員”上崗證。
據了解,“聞臭師”的工作,看起來就是動動鼻子,其實不然,“聞臭師”上崗有嚴格的要求,除了身體素質好、不抽煙、不喝酒外,還要參加資質考試,參加考試人員的年齡一般在18歲~45歲之內,對嗅覺有特殊要求,鼻子不靈不行,鼻子太靈也不行。
“聞臭師”管的有點“寬”,各類化工企業、河道、垃圾堆放區都是他們的工作范疇。一旦接到群眾投訴,他們就要檢測臭氣濃度是否超標。可以說,哪里味道重,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惡臭污染,屬于一種大氣污染,直接影響著城市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質量。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近年來,關于惡臭的投訴有增無減,環境監測實驗室的“聞臭師”也越來越忙。
(資料來源:中國環境報,浙江在線,中國江蘇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