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近日,長江三峽水環境監測中心完成對培石到虎牙灘共11個斷面取樣工作,這是該中心開展的今年水質監測。
據了解,初,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由12個監測子系統(10個監測重點站、5個監測實驗站、58個基層站)組成,監測系統按照國家或行業部門有關專業的規范規程,結合三峽工程實際情況,對重要的生態環境因子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監測、觀測和調查,并從1997年起,每年對國內外發布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公報。
監測系統的項目和經費劃歸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國務院三峽辦)直接管理,項目合同的甲方由三峽總公司變更為三峽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監測系統管理任務移交后,國務院三峽辦對監測系統進行了一次綜合性評估,總結監測系統的工作,并提出評估報告,對監測系統進行整改。整改后的監測系統在水文水質、污染帶和城市江段水質污染源、地下水、工業城市污染源、船舶流動污染源、農藥和化肥面源污染源、漁業資源與環境、水生動物、陸生動植物、局地氣候、人群健康、湖北和重慶庫區社會環境、農業生態環境、河口生態環境、秭歸生態環境、萬縣(現萬州區)生態環境、特有魚類以及陸生植物等方面進行監測或專題研究。
為了更好地對監測系統進行建設及維護,保證其長期可靠運行,國務院三峽辦水庫管理司和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經過協商,決定依托于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在原有監測系統基礎上,共同建設“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信息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信息管理中心”),作為三峽工程生態環境信息服務、信息共享、信息發布、信息綜合分析和動態信息集中管理的機構。
為了進一步完善監測系統,使之更加系統、科學、規范,同時加強監測能力并提出今后長期運行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務院三峽辦)委托中國工程咨詢公司(以下簡稱中咨公司)開展了監測系統效能評估。評估全面總結評價了監測系統運行十幾年來取得的成績,并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系統的意見和建議。國務院三峽辦水庫管理司組織監測系統監測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等單位編制完成了《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實施規劃(修編本2)》。
監測系統將伴隨三峽工程的運行長期存在,將按三峽工程正式運行期生態與環境保護實際工作的要求,和屆時國家相關政策標準以及技術、管理水平不斷完善和提高。多年來,監測系統取得了大量三峽工程蓄水前生態與環境的背景資料,為分析研究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奠定了基礎,今后,監測系統將繼續深入開展各項監測工作,為更好地服務于三峽作出更大的貢獻。
此次監測是該中心開展的一次常規性的水質監測,為了圓滿完成這次監測任務,工作人員在人手十分緊缺的情況下,頂著嚴寒冒著細雨兵分三路從培石到虎牙灘,開展包括溶氧、總磷、總氮、大腸桿菌、硫化物、油類和無機陰離子等幾十個項目所需水樣及部分斷面的底質的取樣工作。
目前,所有項目的分析已基本完成,正在開展資料校核和整理歸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