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7月31日,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印發《上海市規上制造業數字化診斷工作推進方案》(下稱《工作方案》),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難點痛點問題,探索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摸底全市規上制造業數字化發展現狀,促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革新與發展重塑。
(注:買儀表,賣儀表就上儀表網! 看資訊、查訂單…一站式全搞定!) 《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實現本市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診斷全覆蓋,數字化轉型比例不低于80%。圍繞
標準制定、培訓考核、服務商遴選、平臺搭建、線上線下診斷、市區分別推進(各區指標見附件2)、配套政策完善、診斷成果轉化等方面工作,建立市區協同的數字化診斷工作體系,形成多方協作的數字化診斷工作制度。
到2023年底,完成本市制造業數字化診斷標準制定,制造業數字化診斷評價體系初步建立,相關服務支撐體系基本形成。遴選不少于20家診斷服務商,建成線上診斷平臺并投入使用,采用“線上+線下”方式開展診斷工作試點。在“工賦鏈主”培育企業及上下游、特定產業領域及部分專精特新企業率先開展診斷工作,年底前完成診斷企業數量不少于1800家。
到2024年底,市區協同的制造業數字化診斷工作機制完全建立,診斷工作在全市范圍內完全推廣。引育診斷服務商不少于40家,推動區級層面主導本區企業診斷工作。年底前完成診斷企業數量不低于規上總量的60%。
到2025年底,實現全市規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診斷服務全覆蓋。
《方案》明確,上海將形成上海市制造業數字化診斷標準體系;聚焦上海行業特點,圍繞“3+6”重點產業,按照先進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能源、時尚消費品、重大裝備、汽車及集團總部,即“7+1”行業分別編制行業標準,依據分類分級原則,形成五級十檔評價體系。建立標準定期修訂及反饋機制,推動申請地方標準。
《方案》強調,上海將依托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相關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診斷平臺”開發建設,對接工信部數字化轉型貫標試點平臺,打通上海市國資委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評估診斷相關數據,推動診斷數據與兩化融合貫標、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DCMM、智能制造成熟度評估、工業互聯網安全評估等指標兼容。平臺包含企業數據錄入及查詢、供應商管理、線上評估系統、線上報告生成、過程數據管理、企業反饋渠道等功能,并為市級部門、區級部門、街鎮、園區、服務商、企業集團等不同主體定制用戶管理權限,形成診斷工作的一站式線上服務支撐。
《方案》指出,上海將按年度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診斷服務商征集及遴選工作,圍繞診斷標準等內容,對服務商開展相關考核評估,通過對基礎能力、標準制定參與程度、人員資質及數量、行業經驗和聚焦度、產品成果等維度進行綜合考量打分,遴選形成年度數字化診斷服務商目錄,明確行業標簽,推動診斷工作與行業能力精準匹配。
根據《方案》,上海將形成規上制造業企業畫像及生態圖譜。開展企業數字化轉型交流,依托支撐機構組建專家團,開展診斷報告解讀及解決方案供需對接,對重點企業做“一企一策”。與年度工業互聯網專業服務商推薦目錄工作做好銜接,鼓勵企業與解決方案提供商深度合作。鼓勵解決方案提供商組團定制數字化提升方案,持續跟蹤被診斷重點企業數字化提升措施及成果。鼓勵金融機構根據診斷結果創新企業授信產品,降低企業融資難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