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今年以來,黑龍江省國有企業聚焦主責主業,以創新為關鍵“變量”,在科技攻關中突破瓶頸,在產業升級中培育新機,讓創新活力持續轉化為發展實效,推動國資布局結構向“新”優化,讓每一分創新投入都生長為發展的“增量”。
眼下正值玉米授粉的關鍵期,在龍科種業的試驗田,20多萬株玉米正享受著科研團隊的人工授粉“VIP服務”。其中150份熱帶種質尤為珍貴,這些攜帶著抗逆基因的“南方來客”,將與本地品種“聯姻”,助力破解我國玉米遺傳多樣性不足這一“卡脖子”難題。
這份沉甸甸的增產承諾,背后是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與持續加碼的研發投入。
當一粒粒“芯片級”的種子在實驗室破土萌發,龍江國企的創新基因正在更廣闊的產業版圖上開花結果。向“綠”掘金:森工集團聯手高校,打造150畝刺五加種質資源收集與創新研究基地,深挖林下“綠色寶藏”潛力;向“煤”提效:龍煤集團在4個煤礦成功應用薄煤層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生產效率躍升近50%;向“寒”攻堅: 建投集團突破嚴寒禁區技術壁壘,成功申報可移動太空艙2項核心專利,樹立寒地建筑技術新標桿……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企業研發投入近6億元,同比增長近20%,投入強度同比提升超33%。創新投入的“涓涓細流”,匯成驅動增長的“江河之勢”。
在黑龍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一場從傳統二維邁向智能三維的設計變革正在上演。新成立的數智創新部內,工程師們告別了堆積如山的圖紙,輕點鼠標,吉黑高速公路的每一處細節都在三維空間中“活”了起來。
數字化賦能的效應立竿見影:公路項目設計,過去耗時費力的5類橋型方案比選,如今僅需3天高效完成,效率提升70%;常規橋梁設計,人均效率從過去的“兩天一座”躍升至“半天一座”。數智融合釋放的強大“乘數效應”,不僅重塑了行業效率的天花板,更將龍江國企的創新視野推向更遼闊的產業藍海。在軟通數智計算機黑龍江有限公司的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快馬加鞭安裝調試產線,全力沖刺8月中旬試生產目標。產線全面達產后,年產能將達到30萬臺電腦主機和2萬臺
服務器。這一關鍵項目的落地生根,核心驅動力來自省新產投集團數智公司的戰略引領。作為全省數字經濟產業的投資運營與孵化高地,數智公司通過投資參股、引育孵化等多元模式,成功吸引國內信創產業鏈頭部企業落戶龍江。
這一蓬勃發展的信創產業生態,正是龍江國企向“新”而行、發力新質生產力的強勁脈動之一。隨著《推動出資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方案》的落地實施,信創產業等9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加速崛起、拔節生長:建投集團積極布局新型建材賽道 ,產業鏈向超低能耗門窗、綠色低碳裝配式建筑加速延伸 ;省交投集團深耕寒區智慧交通藍海 ,無人機智能巡檢體系覆蓋遼闊雪域 ;交易集團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路徑 ,為龍江“綠碳”消納搭建廣闊實踐平臺 ……今年上半年,省國資委出資企業共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7個,完成投資額近20億元;實現營收突破11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2%。
從黑土地上的種業“芯片”破土,到寒地建筑“太空艙”的技術破冰;從數字經濟的浪潮奔涌,到綠色低碳的全鏈布局。每一分研發投入,都在孕育突破“卡脖子”的硬核碩果;每一次攻堅沖鋒,都在向著新質生產力的高地攀登;每一項技術突破,都在鍛造托舉產業升級的鋼筋鐵骨。龍江國企以創新實踐,正攥緊驅動未來的“關鍵變量”,讓發展的“增量”源源不斷,澎湃不息。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