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隨著激光器、半導體發光二極管(LED)等新型人造光源在工業加工、醫療、通信、顯示、照明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給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途徑與機遇,為促進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伴隨新型光源的光功率和亮度的不斷提升,光輻射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傷的風險也不斷增加。
目前,現行的光輻射安全還沒有明確的專業法規規章進行管理,除國際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的兒童玩具、消費類音像產品等個別產品類別已經將光輻射安全納入強制認證外,普遍沒有將光輻射安全要求統一納入強制認證的范圍。
為此,工信部編制完成了《光輻射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2022年8月16日。
本文件規定了激光產品和非相干光產品及其工作過程的光輻射安全的風險分級、標識、安全控制和光輻射安全分類測量方法等方面的通用要求。適用于180nm~1mm波段范圍內的激光產品和200nm~3μm波段范圍內的非相干光產品及其工作過程的光輻射安全控制和管理。
本文件只規定了產品分類控制的通用要求,還規定了具體產品的控制方法是“按照產品預期用途,各類風險等級適用的控制措施和具體控制方法參見GB/T 7247.1和GB/T30117.1的相關條款。”
特別強調的是,工業加工設備、醫療器械、激光測距儀、光通信設備、照明燈具、目標指示器、日用消費品、手機等移動信息終端、辦公用品、顯示器、投影儀、汽車照明燈具等產品,應該在貫徹本文件規定的光輻射安全通用要求的基礎上,按產品類別和預期用途,對產品的光輻射安全最高風險等級進行限制,統一納入產品通用規范。比如,專業分類為3B類、4類醫用激光(光電)產品的光輻射安全的詳細要求還應符合GB 9706.20標準。
該標準還進一步規定了產品工作場所控制和人員防護的通用要求.將高風險等級產品的工作現場控制列入資料性附錄E,供企業按照產品的預期用途和使用現場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保證使用現場受控。
據悉,該標準是光輻射安全領域唯一的基礎性、強制性國家標準,可以為產品質量法、勞動法等通用性基礎法律提供光輻射安全技術支撐,與其它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及相關標準相協調,發布后能夠統一規范激光和非激光產品的光輻射安全,可以進一步健全和優化完善光輻射安全標準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該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不存在大的技術改造問題,會增加產品光輻射安全等級通用標識制作的微小成本。同時,在本強標實施之日起,不符合本強標通用標識、專業標識要求的產品應該退出市場,或者是按照本強標要求進行重新標識才可繼續銷售。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