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大力發展深海油氣開采裝備技術。目前由重慶前衛儀表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單位共同開發國產深海ROV,將成為制勝法寶。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
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按照以近養遠、遠近結合,自主開發與對外合作并舉的方針,加強渤海、東海和南海等海域近海油氣勘探開發,加強南海深水油氣勘探開發形勢跟蹤分析,積極推進深海對外招標和合作,盡快突破深海采油技術和裝備自主制造能力,大力提升海洋油氣產量。”
當前海油洋氣開發面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即離岸越來越遠,水越來越深、風險越來越高(油藏條件越來越復雜)、環境要求越來越苛刻。目前,中國有四個主要海上油氣產區:渤海灣、南海西部、南海東部和東海。其中,南海不僅是我國深海海洋油氣主要開發區域,也有望成為第四大潛在開發深水區。對中國而言,南海深水油氣開發面臨的挑戰被專家概括為8個字:水深、路遠、復雜和爭端。
如何推進深海油氣開發,挪威國家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陳新華表示,技術是手段。中海油工程建設部總經理楊樹波也認為要加強深水裝備關鍵配套設備如推進系統、定位系統、控制系統、測量及監控系統等深水油氣開發必需裝備技術。
未來,深海油氣開發裝備國產化將成為重要突破口。對于儀表行業來說,也是發展技術的契機。去年,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重慶前衛儀表有限責任公司宣布聯合哈爾濱工程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共同研發深海石油開采水下機器人(ROV),填補國內在相關領域的空白。
ROV
提高我國深海油氣開采裝備技術水平迫在眉睫,而研發國產深海ROV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我們期待國產深海石油開采水下機器人能在能源發展戰略行動中成為制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