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根據《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管理辦法》,全國電磁計量技術委員會高壓計量分技術委員會組織起草了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光纖大電流
測量儀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為進一步提高國家計量技術規范質量,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電流技術在冶金、電力、國防軍工以及大科學裝置研究等領域應用廣泛。在這些應用中,實際運行電流通常高達幾十到數百kA,準確的電流計量與節能增效、安全生產以及重大科學研究密切相關。借助等安匝法,大電流傳感器可以在計量實驗室精確校準。但是,工業現場的大電流設備往往體積、重量龐大,拆裝、運輸不便,很難到計量實驗室校準,實驗室的計量標準也無法下沉至工業現場。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準確、便攜的量值傳遞標準解決超大電流的在線計量難題。
基于Faraday磁光效應的光纖大電流測量儀具有測量精度高、動態范圍大、安裝方便、便攜性好等特點。借助多圈柔性光纖敏感環對Faraday效應的倍增作用,等效增大測試電流,可校準測量儀的線性度,結合較小電流下的定值,即可實現量程擴展。鑒于光纖電流測量儀在超大電流在線計量方面的優勢,主張將其作為量值傳遞標準,解決超大電流在線計量溯源難題。
近年來,光纖電流傳感技術日臻成熟,作為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其測量準確度可以滿足電力系統測控和保護的應用需求。但應用于超大電流測量時,光纖電流測量儀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非線性誤差,需要通過校準保證其在大動態范圍內的測量準確度,以適應交變、動態超大電流的測量需求。為了彌補光纖大電流測量儀的校準溯源在手段和規范上的不足,保證量值溯源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有必要制定相應的校準規范,以指導光纖大電流測量儀的校準工作。
本規范依據國家計量技術規范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編制。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支撐本校準規范制定工作的基礎性系列規范。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性能要求;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A、B、C等內容。
校準環境條件:
環境溫度:(22±3)℃;相對濕度:≤ 80%;校準環境無可覺察的機械振動。
測量標準及其它設備:
1.直流電流比較儀。最大允許誤差不大于被校測量儀誤差限值的1/10。
2.標準電流互感器。最大允許誤差不大于被校測量儀誤差限值的1/10。
3.直流電流誤差測量裝置。直流電流誤差測量裝置的最大允許誤差不大于被校測量儀誤差限值的1/10。數據采樣時間不少于200ms,取采樣值的算術平均值進行誤差計算。
4.工頻電流誤差測量裝置。工頻電流誤差測量裝置的最大允許誤差不大于被校測量儀誤差限值的1/4。數據采樣時間不少于10個周波,誤差計算方法參照GB/T 20840.8—2007附錄E.6.3。
5.大電流發生裝置。由試驗電源和等安匝線圈組成。試驗電源應有足夠的容量和調節細度,電流安匝數應能覆蓋額定電流范圍內的所有校準點。直流電源輸出電流的紋波系數應小于1%;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0.5)Hz,波形畸變系數不大于5%。等安匝線圈應有足夠的通流能力,溫升引起的誤差應小于被校測量儀誤差限值的1/20。線圈產生的磁場干擾引起標準器的誤差變化不大于被校測量儀誤差限值的1/20。
本規范適用于采用柔性光纖敏感環,額定電流直流5kA300kA或(和)工頻5kA60kA的光纖大電流測量儀的校準。
額定電流大于直流300kA或(和)工頻60kA的光纖大電流測量儀可參照本規范通過線性擴展實現校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