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江蘇久益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數字經濟規模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芮曉武:建設“現代數字城市”要側重三方面
芮曉武表示,城市在黨和的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城市現代化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推進城市現代化,信息化是關鍵路徑,網絡是基礎前提,的網信產業體系是強有力支撐,需要技術*的網信企業提供產業賦能。
他強調,當前的城市信息化建設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普遍未從信息角度出發,系統脆弱、性低,二是技術驅動導致政府本質性、全局性需求未得到有效滿足,三是政府主建模式流程漫長,迭代升級滯后。對此,他認為建設“現代數字城市”要側重三個方面:一是為先。通過構建高信息基礎設施和網絡服務保障體系,確保政務信息、行業數據、居民財產與個人隱私。二是需求牽引。應站在城市管理者角度,圍繞中央對城市部署的戰略任務、城市自身發展難點痛點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系統整合有效需求,立足全局、科學規劃、統一建設,實現政府治理更、產業動能更強勁、人民生活更美好。三是迭代發展。面對信息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變化的實際,應更多采用“企業主建、政府主用、社會共享”模式,由企業按需主動進行迭代升級,始終保持城市信息系統的*性和,切實幫助政府提高服務效能、降低運行成本。同時,有效帶動城市數字產業的發展。
芮曉武表示,現代數字城市建設需求多樣、技術復雜,任何企業都難以獨立完成,需要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居民等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形成發展共同體,打造政產學研用創新體系,構建開放聯合產業生態,共商共建共享、不斷迭代發展。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軍:建設數字中國需要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楊軍表示,大數據時代,不進則退,慢進亦退。隨著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所有的信息都來源于數據的表達,原有的信息基礎設施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建設數字中國需要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他認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是圍繞數據的感知、傳輸、存儲、處理,并提供智能化的數據產品和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通過統一的數據標準體系框架,構建全要素的感知體系,打破信息孤島,搭建基于大數據的服務平臺,助力政府提供更具價值的公共服務,為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提供數字化、智慧化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應用支撐。
他表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要實現“物聯、數聯、眾聯”。所謂“物聯”就是全域覆蓋、全維感知,通過在全域鋪設的各類傳感器“神經元”,構建智能、開放共享的物聯網基礎設施,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無縫鏈接,打造全時、全域、全場景的城市感知體系能力;“數聯”就是數據歸心、心中有數,通過城市信息交換模型,形成“數聯一片湖”,解決各部門間信息交換欠缺、物聯設備重復鋪設、各類數據處于“孤島狀態”,難以重新組織和充分利用等問題,實現調度策略智能生成、綜合分析衍生影響、機器學習、預警研判等功能,凸顯數據匯聚、數據融合和數據服務支撐的能力;“眾聯”就是共創共治、共建共享,通過城市智能化綜合運營管理中心和城市治理推衍體系,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聯接,多元主體、命運共同、智慧聯接、共創共享的生態體系,展現“為服務者服務”的理念和賦能賦智行業應用的能力。
“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具備‘連接’萬物、開放‘共享’、深度‘智慧’三大特點。”楊軍表示,基于這些特點,建設中要在基礎“連接”方面打牢共用、在數據“共享”方面整合通用,并以共用和通用為基礎,在“智慧”服務方面開放應用,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產業互聯網將為各行業帶來“大增量”
馬化騰表示,“產業互聯網”正在成為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的重要載體。信息化是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大變量。如何把這個變量,轉化為各行各業創新發展過程中的大增量?他認為,產業互聯網將在其中扮演“轉換器”的角色。其中,工業互聯網正是產業互聯網的主力軍。這也說明大家都看到了同樣的趨勢。這個趨勢就是,伴隨著中國“消費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需求側的數字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而供給側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正在提上日程。
他認為,移動互聯網在中國普及和創新應用,已經為中國服務業、制造業乃至農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爭取了部分優勢。中類齊全、種類豐富的傳統產業體系,有優勢借助數字化技術,打通從消費到生產的智慧連接(即C2B),打造多樣性、個性化、高品質的“國貨”,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騰訊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扮演“數字化助手”的角色,與各行各業探索產業互聯網,共建數字生態。
此外,馬化騰還表示,“數字政府”正在成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促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引擎。“智慧社會”將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成果。經濟社會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升級,孕育著開放、協作、共享、集約的“智慧社會”。特別是,隨著5G、AI等技術的不斷普及,整個社會的一體化、智能化程度將獲得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他認為,我們要把一系列新出現的社會問題,納入智慧社會的建設理念。比如,要努力減小系統的脆弱性,維護生態;第二避免數字鴻溝,讓數字紅利能夠惠及每一個人;第三要趨利避害地使用新技術與大數據,提高智慧社會的治理水平。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