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莼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受支原體污染的ATCC細胞檢測法
支原體污染會影響ATCC細胞的形態、功能、代謝、細胞膜、生長速率、誘導染色體畸變、細胞內信號傳導等各種細胞特性。受支原體污染的細胞在培養時培養基的pH值不會發生改變, 也不會渾濁,因此, 很難直接觀察出細胞是否受到污染。常用的支原體檢測方法有培養法、DNA熒光染色法、酶聯免疫吸附法和PCR法等。
1. 培養法
培養法是Z傳統的檢測方法, 該方法能直觀地顯示是否存在支原體污染。將細胞培養物置于PPLO肉 湯 培 養 基(pleuropneumo-nia-like organismsbroth base)中, 37 °C培養3天后離心, 將沉淀物轉移至PPLO瓊脂培養基相同條件下培養4~6周, 觀察是否有“煎雞蛋”樣菌落出現, 若有即為支原體污染。
這種方法簡單易行, 但耗時比較長, 且存在不少缺陷。支原體由于遺傳缺陷, 導致某些代謝途徑缺失, 其生長很大程度依賴于培養基的成分。在
配制培養基時, 任何成分質量或批次的不同都會影響支原體的生長, 從而影響檢測的靈敏度。不同的生長條件(如好氧、厭氧、微氧等)也會影響檢測結果, 易導致假陽性。此外, 還有許多支原體無法培養, 因此, 使用培養法的檢測結果并不全面。
2. DNA熒光染色法
DNA熒光染色法是基于使用熒光染料DAPI或Hoechst 33258的細胞化學染色法。熒光染料能選擇性的結合ATCC細胞和支原體DNA的小溝, 因此, 在準備過程中, 任何存在的DNA均會被染色且DNADAPI復合物吸收波長為340~488nm。將待測細胞單層培養至70%~90%匯合度時, 以5×104/mL~1×105/mL濃度轉接至蓋玻片上培養12~24小時, 用無菌磷酸鹽緩沖液(PBS)洗滌, 并在37 °C下用DAPI-甲醇溶液染色15分鐘, 無菌水洗滌
并烘干后置于檸檬酸緩沖液(pH5.5)?甘油(2?1)條件中, 用指甲油密封。處理后的玻片置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 被支原體污染的細胞經染色后, 細胞核外與細胞周圍可看到許多大小均一的熒光點。
3. ELISA法
酶促反應作為生物化學檢測手段可應用于培養細胞中支原體的檢測, 如通過測乙酸激酶、氨基甲酸激酶等各類酶的活性, 能快速、靈敏地對
細胞培養物進行篩選檢測。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assay, ELISA)試劑可通過商業渠道購買, 其中包括針對細胞培養過程中常見支原體/膽甾原體抗原的多克隆抗體。用于檢測的抗體與生物素共軛結合后, 鏈霉親和堿性磷酸酶水解4-硝基苯基磷酸生成黃色的硝基苯酚產物, 在405 nm波長下通過酶標儀量化。ELISA檢測支原體污染有較好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Z顯著的優點是能一次檢測大量樣品。
4. 基于DNA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擴增檢測
PCR技術是根據DNA高溫變性、低溫退火、適溫延伸的原理進行的擴增技術。自Uemori等公布了12種支原體16S-23S rRNA區域的序列后, 應用PCR技術進行支原體檢測的研究迅速發展。16S、16S-23S、23S rRNA是支原體基因組內的保守區域, 根據這些區域的序列設計特異性引物, 使用PCR的方法擴增后, 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進行檢測, 通過比對分析擴增產物的大小, 可進行支原體感染的初步分析鑒定。PCR檢測法與傳統培養或熒光染色技術相比,
ATCC細胞具有快速、穩定、易重復及靈敏度高等特點。但易受其他污染物如細菌、真菌影響導致假陽性結果, 且仍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 尚無標準、準確的一套檢測方案。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