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2015/03/27 來源:生物探索 分享:
導讀 | 美國、加拿大研究的1976基因型埃博拉疫苗需零下80攝氏度冷凍保存和運輸;而我國研制的2014基因型疫苗I期臨床試驗安全有效,可應對當下的埃博拉疫情和今后的疫情防控;穩定性好,*凍干型疫苗,常溫下可穩定2周以上,適合西非熱帶地區使用,并具備大規模生產技術條件,滿足疫情防控急需。 |
The Lancet:中國埃博拉疫苗I期臨床試驗安全有效
3月24日,世界*醫學雜志《柳葉刀》(The Lancet),全文發表我國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I期臨床試驗研究成果。
疫苗由軍事醫學*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創新團隊和天津康希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埃博拉疫情發生后,我國立即啟動重大傳染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總后勤部會同國家*,運用特別審評程序,確保世界*個2014基因型疫苗進入臨床。
疫苗臨床試驗由江蘇省疾控中心研究員朱鳳才主持,在泰州中國醫藥城完成了對120名志愿者的劑量遞增、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疫苗安全性好,主要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接種后14天細胞免疫水平達到zui高,28天抗體水平達到峰值,提前2周接種可以實現免疫保護。
據悉,目前美國、加拿大正在進行臨床研究的埃博拉疫苗均為1976基因型,系液體制劑,需零下80攝氏度冷凍保存和運輸。我國的疫苗為2014基因型,針對性強,可應對當下的埃博拉疫情和今后的疫情防控;穩定性好,*凍干型疫苗,常溫下可穩定2周以上,適合西非熱帶地區使用,并具備大規模生產技術條件,滿足疫情防控急需。
WHO:啟動疫區臨床實驗 zui早或在7月揭曉結果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25日表示,由該機構和幾內亞政府共同開展的埃博拉疫苗的臨床療效實驗已于當天在幾內亞境內一個受埃博拉疫情影響zui為嚴重的社區啟動。
世衛組織駐幾內亞代表讓-馬里·當古(Jean-Marie Dangou)指出,這一實驗不僅是抗擊埃博拉過程中zui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而且給幾內亞以及*的民眾帶來了希望。因為,如果實驗證實疫苗安全有效,公共衛生部門就有可能很快擁有一個抗擊埃博拉有效工具。
根據計劃,在4至6周的時間內,醫務人員將對1萬名自愿者進行埃博拉疫苗接種,并對他們的情況進行為期3月的監測和追蹤。實驗結果zui早可望于7月15日揭曉。
據悉,此次實驗所采用的VSV-EBOV疫苗由加拿大公共衛生署開發完成。基于上世紀70年代用來消滅天花的方法,這次采取的試驗策略為“環圍接種式",即在發現病例后允許部分新診斷埃博拉病例的接觸者立刻獲得疫苗接種,而周圍其他人員將在3周之后獲得疫苗接種。這種試驗設計盡管對部分人員而言會有短暫拖延,但在研究結束時會使所有接觸者得到接種,而不像標準研究方法那樣采用安慰劑。
據統計,截至3月18日,在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三個受埃博拉疫情影響zui為嚴重的西非國家,共發現24666起埃博拉感染確診或疑似病例,其中10179人死亡。
ELISA試劑盒,大鼠ELISA試劑盒,小鼠ELISA試劑盒,人ELISA試劑盒,GIBCO血清,氨基酸,多肽-上海百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