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跳”,“學校殺人案”,還有趙作海,正如哈耶克的所說:
即使是一位民主社會主義者也必須在不久后訴諸zui初違心的手段,如果他真的想一如既往地實現他的有關一種值得期望的經濟秩序的思想。如果沒有市場經濟所提供的“那種經濟自由”,“過去就絕不會有個人和政治自由。”
這是經濟發展與社會政治、文化的對立。
中國的市場經濟還不長,但出現了一些的事件。就工作強度、加班時間、薪酬福利而言,富士康遠稱不上 “血汗工廠”;就房價原因會不會有多少的殺人事件,又有多少中國人沒有得到法律訴求?
溫總理說,需要尋找深層次的原因。這些深層次的原因已經涉及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普通職工的收入水平低、福利待遇差,據前兩年的不*統計,因收入分配和保險福利問題引發的勞動糾紛占勞動糾紛的 65%以上,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
收入分配兩極分化,社會分層加劇;社會*嚴重,霸道盛行,顛倒黑白,人們逐漸失去了心中的信仰;窮人工作累、待遇差、壓力大,不堪重負,…
毫無諱言,市場經濟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媒介,在依靠人的力量,向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的滲透,人們正在經受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使得中國人無從適用。這對中國人思想已經形成了強烈的沖擊。
試問,在富士康“九連跳”的背后,還有多少家公司、多少名員工有著與自殺者相同或相似的心境?校園接連發生的殺人事件,會不會還有其它沒有發生的事件?趙作海是偶然的,還有多少個趙作海的必然事件?
哈耶克還說:生命與健康,美與善,榮譽與精神的安寧,往往只能以相當的物質犧牲為代價才能得以保存,并且還必須有人情愿這樣選擇,這些都是不能否認的,正如我們每一個人有時并不愿意不惜忍受物質上的犧牲以保全這些高尚的價值,使之不受傷害。
中國仍然是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政府、企業和個人都是社會前進的組成部分,遺憾的是,直到今天,社會體制所展現的政府和企業都還沒有對個人的尊嚴達到共識,或者說對人的合法性都在降低。為了獲得人的尊嚴和人的合法性,政府和企業必須要產生在認識論上進行改造。
目前中國改革的前提首先是要重建整個社會的基本信仰。因為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性的*判斷標準是他們是否滯與社會的基本信仰相一致;同時,政府、企業和個人也必須根據同一個信仰來進行組織。
如果企業的理想的價值觀與政府所教導的個人信仰的相左,那么,這種不和諧可能會導致持續的摩擦與沖突,這個社會將難以長存。如果政府或企業拒絕這個社會理想或是不能充分地實現個人的理想,那么這個社會就會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和凝聚力。此時,要么是這種社會理想變得毫無意義,要么是這個社會將被淘汰,失去公民的信任。
無論是企業與個人的沖突,還是社會與人的沖突,都是財富之間的沖突,都是人們的信仰沖突,本質上正是由于當今中國全民族共同價值觀的缺乏,所形成的社會利益分配不均。
雖然政府對原教馬克思主義的推廣一天都沒有放松,中國也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儒家文化統治的國度;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出現了多元思想、多元價值的繁榮?;蛘哒f出現了整個社會價值觀的紛繁雜亂,甚至出現了社會危機。
正如韋伯所說:現世中意識形態的整體衰落是社會內部時代變換(從強調“實質理性”以求實現zui高價值到強調“功能理性”即注重實現目標的有效手段)的必然結果。這種情況是時代轉型的必然,但處理不好,這種手段與目的的不一致將不僅不會產生自由和和諧,反而會導致怨恨和冷漠-這將是一場全體反對全體的“戰爭”。
總之,經濟、政治、文化相通,市場、道德、信仰相通,意味著政府、企業和個人要主動找到自己在社會的準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