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 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所
創立。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分辨的小極限達波長的1/2,國內顯微鏡機械筒長度一般是160毫米。
另外,顯微鏡雙目鏡筒是顯微鏡的主要部件,其參數的準確與否,關系到顯微鏡所應用附件的互換性及其產品性能,對顯微鏡整機產品的通用性影響重大。近年來顯微鏡出口產品的品種已經由價格相對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向價格相對較高的技術密集型產品發展,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擴大出口產量,提高競爭能力,產品必須全面貫徹標準。
近日,小編了解到,根據國標委發〔2020〕53 號《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 2020 年第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的通知》的要求,計劃編號:20204689-T-604,任務名稱“顯微鏡 雙目鏡筒低要求”。
詳細來說,2020 年 4 月底,全國光學和光子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顯微鏡分技術委員會組織成立本項目標準起草工作組,工作組由寧波市教學儀器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學的專家組成,寧波市教學儀器有限公司擔任主要起草工作。起草單位首先對“顯微鏡 雙目鏡筒低要求”的標準 ISO 19055:2015 進行了翻譯,并根據當前我國顯微鏡產品現狀及發展趨勢,參考了相關的顯微鏡其他部件標準,決定本標準的制訂將修改采用標準 ISO 19055:2015。
在此基礎上,起草工作組于 2020 年 6 月 15 日起草了本標準的討論稿。2021 年 1 月 6 日,顯微鏡分會召開了本標準起草工作組電話會議。起草工作組對本標準的工作組討論稿進行了討論,確認了標準編制原則和主要內容,并提出了修改意見。會后,起草單位對工作組討論稿進行了修改,形成了本標準征求意見稿。
本標準按 GB/T 1.1-2009 給出的規則起草。以重新起草的方式修改采用 ISO 19055:2015《顯微鏡 雙目鏡筒低要求》。
《顯微鏡 雙目鏡筒低要求》制訂將有利于國家對顯微鏡產品質量的統一管理、統一檢測,與標準接軌,有利于顯微鏡產品的出口創匯。同時對提升我國顯微鏡產品質量、拓展市場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顯微鏡 雙目鏡筒低要求》標準與 ISO 19055:2015 相比存在技術性差異,這些差異涉及的條款已通過在其外側頁邊空白位置的垂直單線進行標示。
引用文件:GB/T 19863-2005 體視顯微鏡試驗方法(ISO 19055:2015,MOD)
《顯微鏡 雙目鏡筒低要求》標準規定了復式顯微鏡雙目鏡筒與大批量制造的目鏡組合使用時的成像質量和視覺效果的低要求。對具有和不具有視度調節的雙目鏡筒之間作了區分。
雙目鏡筒作為顯微鏡的重要部件,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顯微鏡附件的互換性。因該標準已發布了 5 年,目前國內企業主要是按標準中規定的參數進行設計和生產,其可行性已在實踐中得到試驗確認。故本次制訂國家標準對標準的中參數基本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制訂后的標準完全能適應國內顯微鏡產品的發展。(詳情詳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