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工程快訊】廣州中醫藥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的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幾經變更,歷經風雨,廣州中醫藥大學于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晉級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多年來,廣州中醫藥大學秉承“崇德遠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篤學精業”大學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向社會輸出了大量人才。
在發展過程中,學校科研工作特色明顯,優勢突出。近日,為進一步滿足學校科研需求,廣州中醫藥大學計劃采購一批科學儀器。目前,廣東省機電設備招標中心有限公司受廣州中醫藥大學委托,正在對“實驗室儀器一批”項目進行公開招標,符合要求的儀商可積極前往投標。
公告顯示,廣州中醫藥大學要采購的儀器共三包:
包件一預算284.5萬元,要采購超高效
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聯用儀、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半制備液相;
包件2預算為300萬元,要采購的儀器為激光共聚焦顯微鏡;
包件三預算284萬元,要采購的儀器為超導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譜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儀(UPLC)、水生動物(斑馬魚)飼養系統。本次招標貨物中,經政府采購管理部門同意,采購本國產品或不屬于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明確規定限制的進口產品。
該項目總預算1068.5萬元,有意向的以上可以在2020 年9月2日至2020年9月8日期間,登陸廣東省機電設備招標中心有限公司網站購買招標文件,供應商完成網上購買招標文件后,在本條款規定的時間內,由采購代理機構將紙質標書包郵寄給供應商。投標文件遞交截止時間和開標時間為2020 年09月23日09點30分。
在之后的發展中,廣州中醫藥大學還會繼續大力挖掘和弘揚中醫藥文化,充分發揮地緣和人文優勢,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而儀器設備將是廣州中醫藥大學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助力。
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是近代生物醫學圖象儀器。它是在熒光顯微鏡成象的基礎上加裝激光掃描裝置,使用紫外光或可見光激發熒光探針。利用計算機進行圖象處理,從而得到細胞或組織內部微細結構的熒光圖象,以及在亞細胞水平上觀察諸如Ca2+、pH值、膜電位等生理信號及細胞形態的變化。
傳統熒光顯微鏡使用熒光物質標志細胞中的特定結構,不僅圖像與背景的對比度增強,而且由于許多熒光顯微鏡的光源使用短波長的紫外光,大大提高了分辨率(δ=0.61·λ/NA,其中δ為顯微鏡的分辨率;λ為照明光線的波長;NA 為物鏡的數值孔徑)。但當所觀察的熒光標本稍厚時,傳統熒光顯微鏡一個難以克服的缺點就顯現出來:焦平面以外的熒光結構模糊、發虛。原因是大多數生物學標本是層次區別的重疊結構(如耳蝸基底膜。其實是外毛細胞 、多種支持細胞 、神經纖維等組成的空間結構),,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聚焦平面的變化, 會表現出不同的形態。假若熒光標記的結構在不同層次上都有分布,且重疊在一起,反射熒光顯微鏡,不僅從焦平面上收集光量,而且來自焦平面上方或下方的散射熒光也被物鏡所接收,熒光顯微鏡的光學分辨率就要大大降低 。
在傳統光學顯微鏡基礎上,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用激光作為光源,采用共軛聚焦原理和裝置,并利用計算機對所觀察的對象進行數字圖像處理觀察、分析和輸出。 其特點是可以對樣品進行斷層掃描和成像,進行無損傷觀察和分析細胞的三維空間結構。
同時,利用免疫熒光標記和離子熒光標記探針,該技術不僅可觀察固定的細胞、組織切片,還可以對活細胞的結構、分子、離子及生命活動進行實時動態觀察和檢測,在亞細胞水平上觀察諸如 CapH 值,膜電位等生理信號及細胞形態的變化,成為形態學、分子細胞生物學、神經科學、藥理學、遺傳學等領域中新一代強有力的研究工具 ,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細胞生命現象的認識。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