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7月24日,全國衡器計量技術委員會發布了《無線非自動秤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yangzhenli1966@163.com或wmtc09@163.com,截止時間2020年08月24日。
無線非自動秤是一種
稱重傳感器和稱重指示器之間采用無線通信技術實現信號傳輸的一種特殊非自動秤,常見的型式如:無線電子吊秤。此外,市場上也出現過此類模塊組成的無線電子臺秤、無線電子案秤、無線電子汽車衡等。
無線非自動秤,主要應用于生產線流動測量、港口碼頭、大型貨場、建材和農產品交易市場以及畜牧業生產等場合,關乎國計民生。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無線稱重網絡,也正不斷擴大著此類秤的應用范圍和領域。
同時,應用到無線通信,就涉及通信安全,既包括計量數據安全,也包括公共通信安全。應用于秤上的無線通信設備,也將涉及環保內容,應該有所規范。
非自動秤屬于法制計量器具,國內針對非自動秤都有相應的計量技術法規,但這些法規似乎都是建立在非無線非自動秤基礎上,沒有無線非自動秤具體的技術規定。OIML-R76建議中也沒有對無線非自動秤給出明確的內容。
因此,給計量檢測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主要表現在:1)常規非自動秤的技術法規存在較大不適用,所以計量檢測工作中“無法可依”或“用法不準”。2)計量檢測機構認知不統一,業務處理方式“混亂”,有些機構檢定,有些機構校準。3)檢定或校準時,適用條款和試驗方法不統一,存在項目不全面,方法不科學甚至方法錯誤的現象。4)計量器具生產企業和廣大消費者無所適從,也導致此類產品在市場上處于“可管可不管”模棱兩可的現象。5)無線非自動秤由于缺乏相應的規范,導致此類產品不可避免的存在違法違規的技術內容,對生態環境、貿易公平以及社會公共安全等產生嚴重影響。
因此,制定無線非自動秤的校準規范,非常必要,也迫在眉睫。
本規范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等基礎性系列規范編寫。
本規范在編寫過程中,充分比較了無線非自動秤與常規非自動秤的技術特點與要求,既體現了無線秤的固有特性,又兼顧了與常規非自動秤的共性。本規范是以JJG 539-2016《數字指示秤》為主要參考標準編制。
本規范引用的文件有JJG 539-2016 《數字指示秤》;JJF 1181-2007 《衡器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GB/T 16611-2017 《無線數據傳輸收發信機通用規范》;GB/T 14733.1-1993 《電信術語—電信、信道和網》;GB/T 29261.4-2012 《信息技術-自動識別和數據采集技術詞匯-第4部分:無線電通信》。
本規范為發布。本規范適用于將稱重傳感器的測量信號通過無線[電]鏈路向稱重顯示器直接傳輸的,準確度等級為III、IIII級非自動秤的計量校準。
說明:本規范不適用以下幾種向稱重顯示器無線傳輸稱重傳感器測量信號的非自動秤:1)非單純中繼性質間接傳輸信號的無線秤;2)以WIFI、無線移動通信網絡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傳輸的無線秤。(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