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產業】山東濰坊市作為經濟大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4201家。海洋化工、動力機械、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等傳統支柱產業占規模以上企業的72%。企業的每一次轉型升級都與技術保障能力息息相關。對于計量技術服務機構來說,只有煉好技術能力的“金剛鉆”,才能承攬起服務產業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瓷器活”。
在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中,山東濰坊市計量所緊緊圍繞地區特色和優勢產業,通過主抓計量新項目建設,提升裝備水平,著力打造與產業結構高度匹配、協調發展的技術服務平臺。先后投資200萬元新建紅外
光譜儀檢定裝置、測色色差計標準裝置、活塞式
壓力計標準裝置等16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結合新能源、電聲、光伏和地理信息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不斷強化新建標準對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的覆蓋能力,滿足寬量程、多參數、高精度的計量需求,形成了與特色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量傳溯源體系。目前該所已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總數達到220項,居全省地市級機構首位。計量授權檢定校準項目272個,通過實驗室認可的校準項目123個。
在上述基礎上,山東濰坊市計量所還著力提升檢測裝備水平,投資400萬元對實驗室實施整體改造,實驗室面積達到14000平米,先后購置了涉及能源、幾何量、環保、化工等專業、包括三坐標測量機、風速儀檢定裝置、聲級計檢定裝置等各型中檢測設備115臺套,檢測設備總額達到3200萬元,年綜合檢校業務量達到24萬臺件。實現了計量技術機構與地區裝備制造、海洋化工、電聲、光伏等產業的直接對接,使技術能力成為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原文標題:濰坊市計量所強化檢測能力 服務產業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