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深度】近日,湖南益陽交警部門被爆出使用“山寨”儀器執法——該部門一臺使用多年、用于執法取證的雷達測速儀被“出生地”否認,“生產廠家”所在地執法部門表示,當地廠家并未與益陽交警部門有過業務往來,也未生產、銷售過該雷達測速儀。
這個回應實在令人尷尬。然而更尷尬的是,新聞曝光之后,湖南益陽相關部門打起了“太極”,紛紛表示不是自己的“鍋”。“踢皮球”踢的巧妙,公眾也是看的目瞪口呆。
且不說“山寨”雷達測速儀能“跑到”執法部門手中到底誰之過,就這個新聞來看,受到影響和傷害的不僅是執法部門的公信力、公眾對執法部門的信任度,還有中國正兒八經、認真做儀表的儀表企業。
我國國產儀器儀表受制于起步晚、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等因素,面對國外儀表企業“市場威脅”已夠吃力。近幾年來,國產儀表雖有崛起之勢,但低價競標、以次充好等惡意競爭問題層出不窮,中小儀表企業仍舊舉步維艱。先河環保公司總裁陳榮強就曾對低價中標帶來的隱患表示擔憂,認為單純追求低價中標不僅會擾亂市場秩序,還會給采購方后期運營管理帶來不利影響。
先河環保是我國儀表行業的之一,也深受惡意競爭困擾,更不要說那些還在發展初期的中小企業。而以次充好、偽劣作為市場競爭投機取巧的產物,更是讓本就發展緩慢的儀表企業處境更為艱難。在這起“山寨”儀器執法事件中,就凸顯出方方面面的問題和漏洞。
首先,政府作為采購部門,如此重要的表,采購之前竟然不查明生產方資質、產品是否合格等情況,大意失職的采購,不論是對公眾還是對儀表企業,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其次,作為執法機關的益陽交警部,一臺“山寨”儀器一用三年,查過的當事人不計其數,而對于這個是否具有許可證書竟然毫不關心,如果不是市民發現該儀表的問題,這個“山寨”產品也不會被發現。執法部門可以不專業,但如此不敬業令人十分詫異。種種情況表明,不管是政府采購也好,執法監測也好,在這起事件中,監測儀器儀表本身沒有得到過多重視。
不僅僅是“山寨”,我國這類監測儀表出現的問題也是多不勝數。如警方所言,國家出臺“組裝雷達測速儀”等相關規范迫在眉睫。
有知情人士表示,湖南全省僅省高速公路交通的移動雷達測速儀,其他大部分都為組裝。那么組裝的程度如何?是什么性質的組裝?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對于我國國產儀表而言,想要占領儀表市場高地,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升產品競爭力將是未來不變的主旋律。
總而言之,在此次“山寨”儀器執法事件中,政府采購不規范,導致“山寨”測速儀流入執法部門手中;執法部門不夠上心,致使“山寨”儀表一用多年,不論哪一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國儀器儀表行業本就發展艱難,國產儀表企業在提高自身實力的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能更加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