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有關規定,現批準《智能
電能表使用中遠程誤差核查方法(試行)》廣西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發布實施。實施日期2023年8月15日。
居民用安裝式智能電能表是作為電能貿易結算的計量器具,電能表經過首次檢定合格后裝到現場,在運行期間通常不進行檢測,供電部門以及計量行政部門無法掌握在用電能表的計量性能變化情況和實施有效的監管。對于使用中的電能表的檢測和計量性能趨勢監控的測試方法,國家沒有相關的測試規范發布,僅有幾個地方發布了地方的電能表校準規范。
隨著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對智能電能表運行誤差在線監測方法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廣西區內的智能電能表也已全覆蓋接入計量自動化系統,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監測電能表的運行狀態和計量誤差成為發展趨勢,為了更好地開展我區運行中電能表計量性能監管工作,有必要制定廣西自治區地方測試方法。
本規范按GB/T 20001.4-2015《標準編寫規則 第4部分 試驗方法標準》的相關要求進行編寫,名詞術語參照JJF1001-201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中相關名詞術語及定義。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參照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的相關要求進行編寫。
本規范的主要內容(要點)及技術指標:
1.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由電網企業、社會化售電公司集中管理的低壓臺區1級及以下智能電能表的使用中遠程誤差測試。
2.關于計量性能的要求
智能電能表運行誤差需要滿足用戶或者相關規定的要求。
3.關于標準裝置
安裝式的居民用戶的智能電能表準確度登記為1級和2級,目前臺區總表的準確度等級為0.5級和1級,可作為試驗標準。
4.測試方法
以測量臺區總電量的總表作為標準器,利用臺區總表與臺區范圍內所有被校電能表的定時凍結電量,基于遠程誤差測試系統采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組,計算被測電能表的運行誤差。
本測試方法要求的計量性能合理,測量方法科學,具有理論依據和可行性,制定的測試方法及內容均滿足對在運行智能電能表的測試要求。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