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企業財報】8月26日,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88286,簡稱“敏芯股份”)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敏芯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14,275.14萬元,同比減少23.4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75.16萬元,同比減少166.0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53.20萬元,同比減少331.92%。
敏芯股份稱,由于上半年受宏觀經濟、行業周期性變動以及疫情等多方面的影響,國內外消費類電子市場疲軟并疊加芯片缺貨的影響,導致部分消費類終端品牌出貨量減少,致銷售數量和銷售單價下降。
敏芯股份研發費用增長 22.11%,主要系為加強產品競爭能力,公司不斷擴大研發項目深度和廣度,新增研發人員,導致研發投入的人工費用增加及實施股權激勵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增加所致。
報告期內,敏芯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9,213,836.64元,同比下降 282.59%,主要系(1)為維系供應鏈穩定,部分材料公司按年初計劃持續采購,但因客戶端市場變動,銷售不達預期,導致存貨增加、購買商品支付的現金減少幅度低于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減少幅度;(2)人員增加導致的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增加。
MEMS技術是一種利用硅基半導體制造工藝制造微型機械電子系統的技術,最早在汽車和軍工領域有部分應用,主要產品包括 MEMS
傳感器和 MEMS
執行器。使用MEMS 工藝制造的器件具有小型化、可智能化的特點,契合物聯網中邊緣端設備采集不同維度、海量數據過程中對低功耗、一致性高的需求。
傳感器是物聯網的核心數據入口,物聯網的發展帶動智能終端設備普及,推動MEMS需求量增長。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統計和預測,2019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為 120億臺,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246億臺,2019年到2026年將保持12.7%的復合增長率。國內掌握核心技術的MEMS企業在未來10年將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
截至2022年6月30日,敏芯股份共擁有境內外發明專利46項、實用新型專利191項。公司依靠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與生產的MEMS聲學傳感器產品在產品尺寸、靈敏度、靈敏度公差等多項指標上處于行業先進水平,并在業內推出采用核心技術生產的最小尺寸商業化三軸加速度計。
敏芯股份專注于MEMS傳感器的自主研發與設計,經過多年的研發投入,完成了MEMS傳感器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和測試等各生產環節的基礎研究工作和核心技術積累,并幫助國內廠商開發了MEMS制造工藝,搭建起本土化的MEMS生產體系。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