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炭疽芽胞桿菌的檢驗方法!
實驗室炭疽芽胞桿菌的檢驗方法!
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屬于芽孢桿菌屬,是引起某些家畜、野獸和人類炭疽病(人畜共患)的病原菌。發病率的是牛羊,豬也可發生,人常因屠宰、食用或與病死畜接觸而感染。炭疽桿菌對社會公共衛生和經濟發展的危害,迄今仍占相當大的比重。由該菌引起的炭疽病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四季均可發生。今天小編主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它的檢驗方法。
⒈標本采集:皮膚炭疽取病灶分泌物;肺炭疽取痰液;腸炭疽取糞便或嘔吐物;炭疽腦膜炎取腦脊液;各型炭疽均可采取血液。
⒉檢驗方法及鑒定:炭疽桿菌的檢驗要特別注意芽孢型的實驗室感染。
1)直接鏡檢:將可疑材料涂片,1:1000的固定5分鐘,再行革蘭染色和莢膜染色。鏡檢發現有莢膜的革蘭陽性、兩端平截、竹節狀排列形成長鏈桿菌,可作初步報告。
2)分離培養:一般接種*,35℃培養18-24h后可觀察到較大、灰白色、邊緣不整齊和有輕微溶血的菌落。
3)鑒定
①串珠試驗:將待檢菌接種于含*0.05―0.5U/ml的培養基經37℃培養6h后,炭疽桿菌可發生形態變化,顯微鏡下見大而均勻的圓球狀菌體呈成串樣排列,類炭疽桿菌及其他需氧菌無此現象。本試驗鑒別意義較大。
②噬菌體裂解試驗:
取用37℃、4-6h待檢肉湯培養物,涂布于普通瓊脂平板,將AP631炭疽噬菌體1滴,于平板*劃一直線,置37℃18h,出現噬菌斑或噬菌帶者為陽性,每份標本應作2-3個同樣的試驗,同時滴種肉湯液作陰性對照。
③重碳酸鹽生長毒力試驗:
將待檢菌接種于含0.5%NaHCO3和10%馬血清的瓊脂平板上,置10%CO2環境37℃24-48h,有毒株形成莢膜,菌落呈粘液型,無毒株不形成莢膜,呈粗糙型菌落。
④*抑制試驗:
將待檢菌分別接種于*5、10、100U/ml的普通瓊脂平板,37℃培養24h,炭疽芽胞桿菌一般在含5U/ml的*平板上仍能生長,在含10、100U/ml*的平板上受到抑制而不生長。
⑤植物凝集試驗:
炭疽桿菌菌體多糖是某些植物凝集素受體,用凝集素試驗檢測炭疽桿菌。常用的方法有熒光標記試驗和酶聯凝集素吸附試驗。本試驗可與其他類炭疽芽胞桿菌相鑒別。
4)判斷標準:
革蘭陽性、兩端平整、竹節狀成雙或短鏈排列,有莢膜的粗大桿菌,或莢膜腫脹試驗陽性,串珠試驗陽性;重碳酸鹽毒力試驗出現粘液型菌落可作出診斷。
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我們特設了微生物菌種查詢網!專業為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各級學校提供微生物菌種產品查詢、購買服務!主要提供的產品:質控菌種,標準菌種,中國微生物菌種4萬多株,細胞系/株1萬多株其中*,大腸埃希氏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黑曲霉,銅綠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鏈球菌,白色念珠菌,志賀氏菌等為常用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