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鏡
目鏡(eyepiece)的作用是把物鏡放大的實像(中間像)再放大一次,并把物像映入觀察者的眼中,實質上目鏡就是一個放大鏡。已知顯微鏡的分辨能力是由物鏡的數值孔徑所決定,而目鏡只是起放大作用,因此,對于物鏡所不能分辨出的細微結構,目鏡放得再大,也仍然不能分辨出。目鏡的結構簡單,一般由2~5片透鏡分二組或一組構成。最上端的一塊透鏡稱接目鏡,最下端的透鏡稱場鏡。在目鏡筒內,目鏡的內焦點平面處裝置一金屬的光闌稱視場光闌,它的作用是限定有效視場的范圍,而舍棄四周的模糊像,物鏡放大后的中間像就落在這個視場光闌的平面處﹐所以目鏡中的指針標識、目鏡測微尺及分劃板均置于這個位置上。
顯微鏡目鏡主要有以下幾個分類
1.惠更斯目鏡(Huygens eyepiece)
惠更斯目鏡是的一種目鏡,是以荷蘭的惠更斯命名的。這種目鏡的結構特點是接目鏡和場鏡都是由平凸單透鏡組成,凸面都朝下,視場光闌位于兩透鏡之間,即場鏡焦點平面處。其結構較簡單,易于設計和制造,廣泛用于普通生物顯微鏡上。惠更斯目鏡視場較小,眼點較低(僅3 mm),觀察較不方便。
2.冉姆斯登目鏡(Ramsden eyepiece)
冉姆斯登目鏡是以發明人冉姆斯登命名的,其特點是兩塊平凸透鏡的凸面相對,視場光闌位于場鏡的下端(即焦點平面位于整個目鏡的前方),這種目鏡眼點較高(約12 mm)。
3.凱爾勒目鏡(Kellner eyepiece)
凱爾勒目鏡的接目鏡由兩片透鏡膠合而成,實質上是一種消色差的冉姆斯登目鏡。其特點是圖像質量進一步得到改善,其眼點介于上述兩種目鏡之間。
4.補償目鏡(compensate eyepiece)
所謂補償是指將物鏡的放大色差加以補償,因物鏡對藍光有比較強的放大作用,補償目鏡有相反的糾色能力,所以配合使用能達到更佳的成像質量。補償目鏡應與復消色差物鏡(APO)配合使用,也可與半復消色差物鏡(FL)或高倍消色差物鏡(Ach)配合使用。補償目鏡不能與數值孔徑低于0.65的物鏡配合使用,這樣反而使鏡檢效果下降,這主要是因為補償目鏡的色差糾正與這些物鏡不配。補償目鏡的外殼上常標有“K”字樣,其透鏡組合結構也較復雜。
5.照相目鏡(photo eyepiece)
照相目鏡顯微照相和投影之用。它是一種負焦距目鏡,眼點位于目鏡內,因而不能用于觀察。它的特點是視場平坦,并可校正物鏡的放大色差,其放大倍率不高,通常為2.5×至6.7×之間。西德 Zeiss廠生產的照相目鏡為Homal目鏡,日本OLYMPUS 廠生產的為 NFK攝影目鏡。
6.平場目鏡(complanatic eyepiece)
平場目鏡的接目鏡與惠更斯目鏡相比增加了一塊負透鏡(或稱凹透鏡,發散透鏡)故能校正場曲的缺陷,從而使視場平坦。與同倍率的惠更斯目鏡相比,平場目鏡具有視場大而平的觀察效果。其目鏡殼外常標有“plan”或“p”字樣,一般與平場物鏡配合使用,用于顯微照相。
7、廣視場目鏡(wide field eyepiece)
目鏡的放大倍率越高,視場越小。廣視場目鏡則是通過復雜的透鏡組合形成具有較大視場角的目鏡,并且視場平坦,眼點也較高(為12 mm左右),多用于高級研究用顯微鏡上,目鏡外殼常標有“W"( wide angle)或“WF”,“WHF"( wide field)字樣。另外還有超廣視場目鏡(super wide field eyepiece) ,外殼標有“SWF”。如果10×超廣視場目鏡配40×物鏡使用,其視場直徑可達0.66 mm(即實際被容納的范圍),而一般目鏡則僅為0.4 mm左右。另外還有偏振光目鏡(外殼標有“POL”),戴眼鏡人用的目鏡(外殼標有“BR")、測微目鏡和網格目鏡等,這些都是專用于某項特殊用途的目鏡,在顯微鏡成套儀器中常作為附件出售。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