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濁度傳感器是確保測量精度的核心步驟,需根據傳感器類型(散射光法、透射-散射法等)、量程及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校準方法。
一、校準前的核心準備工作
1. 明確校準依據與工具
- 校準標準:優先采用 福爾馬肼(Formazin)標準濁度溶液(國際通用標準,單位為NTU或FNU),需根據傳感器量程選擇濃度(如0 NTU、10 NTU、100 NTU、500 NTU、1000 NTU等)。注意:標準溶液需在有效期內(通常開封后1個月內使用,未開封可保存6~12個月),避免陽光直射和污染。
- 輔助工具:
- 潔凈的校準杯/流通池(與傳感器適配,避免劃痕或殘留污染物);
- 無絨布或專用鏡頭紙(清潔傳感器鏡頭和校準杯); - 移液器或移液管(精確取用標準溶液,避免交叉污染);
- 溫度計(確保校準環境溫度穩定,通常建議20~25℃,溫差≤±2℃);
- 校準軟件或設備操作面板(用于輸入標準值、保存校準參數)。
2. 傳感器與環境預處理
- 清潔傳感器:用純水沖洗鏡頭,再用鏡頭紙輕擦表面,去除油污、指紋或沉積物(避免劃傷光學鏡頭)。
- 穩定環境:校準需在無強光直射、無劇烈振動、無電磁干擾的環境中進行(光線和振動會干擾光信號檢測)。
- 預熱設備:接通傳感器電源,預熱15~30分鐘(尤其高精度傳感器),確保電路和光學系統穩定。
二、校準核心步驟(以常用“零點+多點校準”為例)
步驟1:零點校準(0 NTU校準)
- 目的:消除傳感器暗電流、背景光等基線誤差,是所有校準的基礎。
- 操作: 1. 取 0 NTU標準溶液(通常為經0.2μm濾膜過濾的純水,或廠商提供的專用零點溶液),緩慢倒入校準杯/流通池,避免產生氣泡(氣泡會散射光線,導致零點偏高)。
2. 將傳感器探頭浸入溶液中(浸入式),或讓溶液充滿流通池(流通式),確保鏡頭浸沒且無氣泡附著在鏡頭表面(可輕輕敲擊校準杯排出氣泡)。
3. 等待讀數穩定(通常1~5分鐘,視傳感器響應速度而定),記錄當前顯示值。
4. 進入設備校準模式,選擇“零點校準”,確認后設備會將當前值修正為0 NTU。
- 關鍵注意:若零點校準后顯示值仍偏離0 NTU(如>±0.5 NTU),需重新清潔鏡頭和校準杯,檢查是否有氣泡或溶液污染,必要時更換新的0 NTU溶液。
步驟2:量程校準(單點或多點校準)
- 目的:修正傳感器的線性誤差,確保全量程內測量準確。根據精度需求選擇單點(低精度場景)或多點校準(高精度場景,如量程>100 NTU時建議≥2個點)。
(1)單點校準(適用于量程較小或常規監控)
- 選擇 接近常用測量上限的標準溶液(如量程0~100 NTU,選100 NTU溶液)。
- 操作:
1. 倒出零點溶液,用待校準濃度的標準溶液沖洗校準杯2~3次(避免殘留污染),再裝滿溶液(無氣泡)。
2. 將傳感器放入溶液,等待讀數穩定(比零點校準時間略長,因高濃度溶液需更久平衡)。
3. 進入校準模式,選擇“量程校準”,輸入當前標準溶液的濃度值(如100 NTU),設備會自動擬合校準曲線。
2)多點校準(適用于高精度測量或寬量程傳感器)
- 選擇 覆蓋量程的2~3個標準點(如0~1000 NTU量程,可選100 NTU、500 NTU、1000 NTU),按濃度從低到高依次校準。
- 操作:
1. 完成零點校準后,先校準低濃度點(如100 NTU):按單點校準步驟操作,輸入100 NTU并保存。
2. 更換為更高濃度溶液(如500 NTU),重復沖洗、裝液、穩定讀數步驟,輸入500 NTU并保存。
3. 若需第三點,繼續校準最高濃度點(如1000 NTU),確保各點校準后設備顯示值與標準值偏差≤傳感器精度要求(如±1%或±2%FS)。
步驟3:校準驗證
- 校準完成后,需用未參與校準的標準溶液(或中間濃度點)驗證精度:
- 例如:用50 NTU溶液測試(若校準點為0、100 NTU),若顯示值在48~52 NTU(假設精度±4%),則校準有效;
- 若偏差過大(超過允許誤差),需重新檢查標準溶液濃度、是否有氣泡,或重復校準步驟。
三、不同類型傳感器的校準差異
1. 散射光法傳感器
- 校準重點:確保標準溶液均勻(福爾馬肼溶液需提前搖勻,避免沉降),鏡頭與溶液界面無氣泡(氣泡會增強散射信號,導致讀數偏高)。
2. 透射-散射法(濁度較高場景)
- 需同時關注透射光和散射光的校準,建議多點校準覆蓋低、中、高濁度段,避免高濃度時透射光衰減導致的非線性誤差。
3. 在線流通式傳感器 - 校準前需用標準溶液沖洗流通管道,排除殘留水樣,確保管道內充滿標準溶液且無氣泡(可通過排氣閥放氣)。
四、校準后注意事項
1. 記錄與存檔:詳細記錄校準日期、標準溶液濃度及批號、校準前后讀數、環境溫度、操作人員等信息,用于追溯和下次校準參考。
2. 校準周期:結合維護周期執行(見前文),高污染環境每1~3個月校準1次,低污染環境每3~12個月校準1次;若傳感器經過維修、劇烈碰撞或讀數異常,需立即重新校準。
3. 標準溶液保存:剩余標準溶液需密封后避光冷藏(2~8℃),標注開封日期,過期或渾濁的溶液需廢棄(不可用于校準)。
校準成功的關鍵原則
- 清潔優先:鏡頭、校準杯、標準溶液的潔凈度直接影響校準精度,需避免污染和氣泡;
- 標準可靠:必須使用合規的福爾馬肼標準溶液,不可用自來水或非標準溶液替代;
- 步驟規范:按“零點→低量程→高量程”順序校準,確保每個點讀數穩定后再確認;
- 驗證必做:校準后用中間點驗證,避免因操作失誤導致校準失效。
通過以上步驟,可有效保證濁度傳感器的測量精度,滿足水質監測、工業控制等場景的需求。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