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工業領域以及部分特定環境中,有毒氣體的存在對人員安全和生產運營構成嚴重威脅。有毒氣體檢測儀作為一種關鍵的監測工具,能夠及時、準確地檢測出有毒氣體的濃度,從而保障人員生命安全、預防事故發生,并確保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
對于一些可燃性有毒氣體,如甲烷等,催化燃燒式檢測儀較為常用。其核心部件是惠斯通電橋,其中兩個橋臂為活性不同的催化元件(如鉑絲繞制的催化珠),另兩個橋臂為補償元件(一般用純鉑絲)。當含有可燃氣體的空氣進入檢測器時,可燃氣體在催化元件表面發生無焰燃燒,使催化元件溫度升高,電阻增大;而補償元件因無催化作用,電阻變化相對較小。電橋平衡被打破,產生與可燃氣體濃度成正比的電信號,通過測量該電信號即可得知氣體濃度。不過,這種方式主要用于檢測可燃性有毒氣體,對于不可燃氣體則不適用。
電化學式有毒氣體檢測儀基于電化學反應來檢測特定氣體。以檢測一氧化碳為例,儀器內部的傳感器通常由工作電極、對電極和參比電極組成,浸泡在特定的電解液中。當一氧化碳氣體擴散到傳感器表面時,會在工作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同時在對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從而產生與一氧化碳濃度相關的電流信號。這種電流信號經過放大、處理后,可轉換為對應的氣體濃度讀數。電化學傳感器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選擇性,能夠對多種有毒氣體進行準確檢測,如硫化氫、氯氣、氨氣等,廣泛應用于化工、冶金、污水處理等行業。
半導體式有毒氣體檢測儀利用某些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對氣體的敏感性來工作。當半導體材料暴露在有毒氣體環境中時,氣體分子會吸附在半導體表面,導致半導體的電學性質(如電阻)發生變化。例如,當氧化性氣體(如氯氣)吸附時,會使半導體中的載流子濃度減少,電阻增大;而還原性氣體(如氫氣)吸附則會使載流子濃度增加,電阻減小。通過測量半導體電阻的變化,就可以推斷出有毒氣體的存在及其濃度大小。半導體傳感器具有成本低、體積小等優點,但對氣體的選擇性相對較差,且受環境溫度、濕度等因素影響較大,常用于一些對檢測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場所中,如家庭燃氣泄漏檢測等。
紅外吸收式檢測儀是基于不同氣體對特定波長的紅外輻射具有吸收特性這一原理。儀器內部的光源發出紅外線,經過氣室后被探測器接收。當氣室中存在有毒氣體時,氣體分子會吸收與其特征吸收波長相符的紅外光,使得到達探測器的光強減弱。根據朗伯 -比爾定律,吸光度與氣體濃度成正比,通過測量吸光度的變化就能確定氣體濃度。這種檢測方式具有精度高、穩定性好、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適用于檢測多種有毒氣體,尤其在石油化工、電力等行業的大型裝置區,對復雜工況下多種有毒氣體的同時監測具有特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