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箱式紫外老化試驗箱的運行過程中,燈管的發光效率并非恒定值,其與環境溫度存在顯著的關聯性。這種溫度敏感性源于紫外燈管的工作原理,直接影響測試設備的能量輸出穩定性,進而對材料耐候性評估結果產生潛在影響。
紫外燈管的發光過程本質是氣體放電現象:燈管內的汞蒸氣在電場激發下產生等離子體,釋放出 253.7nm 的紫外輻射,再通過管壁熒光粉轉換為 UVA 或 UVB 波段的有效射線。這一過程中,環境溫度會通過影響汞蒸氣壓力與熒光粉活性,改變能量轉換效率。當環境溫度低于區間(通常為 40-50℃)時,燈管內汞蒸氣壓力不足,電子碰撞激發效率下降,導致紫外輸出強度降低。某實驗室數據顯示,當腔體溫度從 50℃降至 30℃時,UVA-340 燈管的輻照度會下降 15%-20%,且波長分布出現藍移現象。
環境溫度的波動還會引發發光效率的動態漂移。在晝夜溫差較大的實驗室環境中,若設備溫控系統響應滯后,燈管工作溫度可能出現 ±5℃的波動,直接造成輻照度 ±8% 的偏差。這種波動對多波段協同測試影響尤為明顯:UVA 與 UVB 燈管的溫度敏感閾值不同,UVA 燈管在 45℃時效率峰值,而 UVB 燈管的溫度為 50℃,溫差稍大就會破壞預設的能量配比,導致材料接收的光譜能量分布失真。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