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冷凝器的結構設計圍繞 “高效換熱” 和 “水循環利用” 兩大核心目標,各部件協同作用實現熱量傳遞。其主要部件可分為核心換熱組件、水循環系統、空氣動力系統、輔助結構四大類,具體如下:
一、核心換熱組件(熱量交換的核心載體)
1. 換熱管束
功能:制冷劑(或需冷卻的介質)在管內流動,通過管壁將熱量傳遞給管外的水膜和空氣,是實現熱交換的關鍵元件。
材質:根據介質特性選擇,如碳鋼(適用于無腐蝕介質,如氨制冷劑)、304/316 不銹鋼(耐弱 / 強腐蝕,如化工溶劑)、銅合金(導熱性好,適用于制冷系統)。
結構形式:
光管:表面光滑,易清洗,適用于易結垢場景,但換熱面積較小;
翅片管(高頻焊翅片、纏繞翅片):通過翅片增加管外換熱面積(比光管提升 30%-50%),適用于清潔介質;
螺紋管 / 波紋管:管內表面凹凸設計,增強介質湍流,提升管內換熱效率。
2. 管箱與進出口接管
功能:連接換熱管束與外部管道,引導介質均勻分配到各管束,同時收集換熱后的介質。
結構:分單程、多程設計(多程可延長介質在管內的流動時間,提升換熱效果),法蘭連接需保證密封(防止介質泄漏)。
二、水循環系統(實現水的均勻分布與循環利用)
1. 噴淋系統
噴淋水泵:提供動力將水池中的水輸送至噴淋管道,揚程需匹配噴淋高度和管道阻力,流量需滿足噴淋密度要求(通常 15-30m3/(m2?h))。
噴淋管道與噴嘴:管道將水輸送至管束上方,噴嘴將水霧化或均勻噴灑在管束表面,形成連續水膜。
噴嘴類型:離心式(布水均勻,壓力損失大)、直射式(流量大,覆蓋范圍集中)、旋轉式(覆蓋面積廣,易堵塞)。
集水盤:位于設備底部,收集未蒸發的噴淋水,回流至水池循環使用,邊緣需做防水處理(避免漏水)。
2. 水池與補水裝置
水池:儲存循環水,容積需滿足噴淋系統的瞬時流量需求,底部設排污口(便于清淤)。
補水裝置:包括浮球閥或電子液位控制器,當水池水位因蒸發下降時自動補水,維持液位穩定(避免水泵干轉)。
3. 除水器
功能:安裝在風機下方,分離空氣帶出的水滴(減少水損耗),同時防止水滴進入風機影響運行。
結構:多為波形板或折流板設計,利用慣性分離水滴,分離效率需≥99%(尤其高濕度環境)。
三、空氣動力系統(驅動空氣流動,帶走熱量)
1. 風機
功能:吸入外界空氣并將濕熱空氣排出,為空氣側換熱提供動力。
類型:軸流風機(適用于大風量、中低壓場景,成本低,是主流選擇);離心風機(適用于需要管道送風或高風壓場景,成本較高)。
參數:風量(影響空氣帶走的熱量)、風壓(克服設備阻力,確保空氣順暢流動)。
2. 風道與殼體
風道:引導空氣流向(如從底部進風→橫向穿過管束→頂部出風),減少氣流阻力,確保空氣與管束充分接觸。
殼體:封閉設備內部空間,支撐各部件并隔絕外界環境干擾,材質根據場景選擇:
鍍鋅鋼板(成本低,適用于干燥無腐蝕環境);
玻璃鋼(FRP,耐酸堿腐蝕,適用于化工、沿海地區);
不銹鋼(高成本,適用于強腐蝕或食品級場景)。
四、輔助結構(保障設備穩定運行)
1. 框架與支撐
鋼結構框架固定管束、風機、水池等部件,需滿足承重和抗風要求(尤其戶外安裝)。
2. 安全附件
壓力表、溫度計:監測介質進出口壓力和溫度,判斷設備運行狀態;
安全閥:當管內介質壓力超過設計值時自動泄壓,防止超壓損壞;
檢修門:便于內部部件(如管束、噴嘴)的檢查與維護,需密封良好(防止漏風)。
3. 控制系統組件
控制柜:集成風機、水泵的啟停控制,可根據介質出口溫度自動調節風機轉速(變頻控制,節能);
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監測介質、空氣、水溫)、液位傳感器(控制水池補水)。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