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JB1H】,山東競道光電,以客戶為中心,以品質為根本,攜手共進,共贏未來。
結冰厚度傳感器是專門用于檢測和測量物體表面冰層厚度的專用設備,在寒冷地區的工業生產和基礎設施維護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這類傳感器能夠準確感知冰層形成和增長的過程,為防冰除冰工作提供及時的數據支持。
從工作原理來看,結冰厚度傳感器主要分為幾種類型。機械式傳感器通過物理接觸測量冰層厚度,雖然結構簡單但容易受環境影響;光學傳感器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具有非接觸測量的優點;熱學傳感器則通過測量熱傳導特性變化來判斷結冰情況;而近年來發展的復合式傳感器結合了多種測量原理,大大提高了測量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在具體應用方面,結冰厚度傳感器被廣泛部署在各種關鍵場所。橋梁和高速公路上的傳感器可以預警路面結冰危險;風力發電機葉片上的傳感器能防止因結冰導致的效率下降和機械損傷;石油平臺和船舶上的傳感器保障了海上作業的安全;水利工程中的傳感器則用于監測閘門和水壩的結冰狀況。這些應用都顯著提升了設施在嚴寒條件下的運行可靠性。
選擇和使用結冰厚度傳感器時需要考慮幾個重要因素。環境適應性是首要條件,傳感器必須能在j端低溫、強風、潮濕等惡劣條件下穩定工作。測量精度要求根據不同應用場景而有所差異,關鍵設施通常需要毫米級的測量精度。響應速度也很重要,特別是在需要實時預警的場合。此外,抗干擾能力、維護便利性和使用壽命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現代結冰厚度傳感器往往集成了多項智能化功能。自動校準功能可以補償環境變化帶來的測量誤差;故障自診斷功能能夠及時發現設備異常;數據記錄和分析功能有助于了解結冰規律;而網絡通信功能則實現了遠程監控和集中管理。這些智能化特性大大提升了傳感器的實用價值。
展望未來,結冰厚度傳感器技術將繼續創新發展。新型材料的應用將提高傳感器的環境耐受性;微型化設計將拓展傳感器的應用場景;能源自給技術將解決偏遠地區的供電問題;而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將使傳感器具備更強大的數據處理和預測能力。這些技術進步將進一步提升結冰厚度監測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一、產品簡介
輸電線積冰是指在低溫雨雪天氣條件下由于過冷水溫或冰晶不斷凝附在電線上造成的結冰現象。電線結冰對電網的運行有很大影響,當積冰到一定程度會造成倒桿、倒塔、斷線等,導致電網損毀、電力輸送中斷,造成惡劣影響。鑒于電線積冰的巨大危害,在惡劣天氣下需要有人不停檢查線路,但在一些環境惡劣的地方,人員也無法巡檢,本產品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本積冰傳感器采用微波檢測技術,基于微波信號對冰、水、空氣等不同物質的反饋信息的區別實現對傳感器敏感區域的結冰信息的監測,并根據信號的強弱以及傳感器區域結冰的分布信息進行結冰厚度計算。本產品一般安裝于電線塔上,通過測量本傳感器上的積冰情況,即可對等判斷出當前電線塔附近的電線積冰情況。
二、技術指標
1、檢測分辨率:0.01mm
2、最大測量厚度:30.00mm
3、通訊方式:RS485
4、通訊協議:MobusRTU/自動發送
5、工作電壓:5VDC
6、工作溫度:-40℃~85℃
7、功率:<1W(融冰裝置15W)
8、防護等級:IP67
三、產品特點
1、能檢測積冰厚度、下雨等天氣狀態。
2、溫度檢測傳感器。
3、可定時主動傳出測量數據,也可支持主從方式傳輸數據。
4、具有融冰功能,當輸電線進行融冰時,可同時給本傳感器發送融冰指令(融冰功能需要單獨供電12VDC,12W)。
5、每臺設備都有w一的編號,通訊時要帶有此編號,適用大規模監測系統。
6、主要檢測項目
天氣狀態:有6種狀態:干、冰、雨、積水、融化中、結冰中。只有處于冰時測冰厚才有效。
溫度檢測:有兩個測溫點,一個是測量電路板附近的溫度,另一個測量融冰加熱器溫度。
四、安裝方法
1、一般使用本傳感器時需配有太陽能發電系統,用于給本終端系統供電,如下圖圖1所示,此終端安裝于需要監測線路中某個輸電線的電力塔上。
圖1安裝終端
2、終端上帶有數據遠傳裝置,為了照顧偏遠地區無線通訊一般使用當地的2G移動通訊網絡,服務器和客戶端需用戶自己構建,也可向我司購買軟件套裝或使用我司平臺。
五、融冰功能
融冰時加熱器并不是一直加熱,采用加熱10秒,停止加熱25秒,交替進行,直到加熱器溫度到達50℃自動停止或用戶手動停止融冰,此時本次融冰過程才會結束。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