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當人們的房屋結構主要為樓房結構以及樓層高度逐漸提高的前提下,對建筑物結構的安全性監測逐漸成為人們的研究熱點。房屋建筑結構在施工過程中會因施工材料特性、施工方法和構件結構設計等原因出現一定誤差,需要通過變形監測等手段進行檢驗和修正;房屋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也會因氣候或構件缺陷、材料老化等原因導致微小變形的出現,需要通過變形監測的手段予以發現并提前預防危險的發生。但房屋建筑結構即使出現變形,其變形幅度也十分微小,非專業檢測手段根本難以發現,這就對房屋建筑結構變形監測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因此,監測和診斷超房屋結構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結構損傷,對可能出現的危險進行預測,評估服役結構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適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危房在線監測系統結構示意圖
危房監測參數
房屋因其建筑年代久遠,建筑材料經過長期老化性能衰減,不合理使用拆改承重構件等因素,導致整體性差,結構松散,一旦受外力如震動、地基沉降影響,將對安全使用造成巨大隱患,因此對于鑒定為 C/D 級的危房,一般建議對房屋沉降、傾斜變形、裂縫、應變、視頻進行實時在線監測。
正常房屋演變為危房一般都會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階段,當房屋變形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時,可通過測量房屋的變形監測參數,設定各參數的監控指標,達到及時預警的作用。其監測內容一般包括變形監測(沉降監測、傾斜監測裂縫監測),結構應變監測,視頻監測,具體監測參數如下:
?房屋的沉降變形監測
?房屋的傾斜變形監測
?房屋的裂縫監測
?房屋的應變監測
?房屋的視頻監測
危房在線監測系統拓撲圖
建筑沉降監測要求
建筑沉降監測需要測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沉降監測點的布設需要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變形特征,并顧及地質情況及建筑結構特點。點位宜選擇下列位置:
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的四角、大轉角處及沿外墻每10~20m處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層建筑、新舊建筑、縱橫墻等交接處的兩側;
3、建筑裂縫、后澆帶和沉降縫兩側、基礎埋深相差懸殊處、人工地基與天然地基接壤處、不同結構的分界處;
4、對于寬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質復雜及膨脹土地區的建筑,需要在承重內隔墻中部設內墻點,并在室內地面中心及四周設地面點;
5、鄰近堆置重物處、受振動有顯著影響的部位及基礎下的暗浜(溝)處;
6、框架結構建筑的每個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縱橫軸線上;
建筑主體傾斜監測要求
建筑主體傾斜監測需要測定建筑頂部觀測點相對于底部固定點或上層相對于下層監測點的傾斜度、傾斜方向及傾斜速率。主體傾斜監測點的布設需要符合下列要求:
1、當監測點設在建筑外部時,監測點的點位應選在與傾斜方向的方向線上;
2、對于整體傾斜,監測點應布設在建筑主體豎直線上;
建筑水平位移監測要求
建筑水平位移監測點應選在需要測定建筑水平位移及水平位移速度,水平位移監測點的布設需要全面反映建筑變形特征,并顧及地質情況及建筑結構特點。點位宜選擇下列位置:
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的四角、大轉角處;
建筑裂縫監測要求
建筑裂縫監測應測定建筑上的裂縫分布位置和裂縫的走向、長度、寬度及其變化情況。監測中應符合以下規定:
1、監測裂縫兩側兩點位移的變化時,可用結構裂縫傳感器,包括電子式智能位移傳感器,傳感器的量程應大于裂縫預警的寬度,傳感器測量方向應與裂縫走向垂直;
2、已發生開裂結構,應監測裂縫的寬度變化;
建筑視頻監測要求
布設需要全面反映建筑重要部位的網絡攝像機,通過現場攝像頭實時拍攝并快速傳輸至控制室的顯示屏幕上,能夠直觀的顯現建筑的整體等情況。
監測選用設備
監測項目 | 監測設備 |
沉降監測 | 靜力水準儀/GNSS |
傾斜監測 | 傾角儀/GNSS |
裂縫監測 | 智能裂縫計 |
應力應變監測 | 表面應變計 |
視頻監測 | 槍式攝像機 |
危房監測預警中心及分中心平臺軟件主要由危房監測預警平臺系統運行環境系統,實時監測數據接收及匯集平臺,危房監測預警管理系統(基于WEBGIS)三部分構成,具體內容如下:
危房監測監測預警平臺系統軟件運行環境系統:
? 數據庫軟件 SQL SERVER2005企業版
? 操作系統 Linux /Windows Server 2008 中文標準版或以上版本
危房實時監測數據接收及匯集平臺系統
? 通信模塊
? 控制模塊
? 數據模塊
? 管理模塊
危房監測預警管理系統(基于WEBGIS)
? 電子地圖處理模塊
? 危房綜合數據庫
? 實時查詢展示模塊
? 數據分析模塊
? 預警模塊
? 系統管理模塊
基于物聯網的危房在線監測預警系統,將從根本上解決危房監測數據采集困難、相關機構人手少、業務壓力大等諸多因素,提高了對重點隱患點的監測和監控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對危房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
1、的監測系統。利用*的物聯網技術,將各種環境要素進行全面、的監測監控,監測監控現場的數據及時地采集到后臺,大大提高了監測監控的實時性。
2、標準、統一的數據轉換平臺。利用數據抽取、數據導入、數據清洗等數據處理技術,將各種不統一的監測數據集中按照標準轉換到數據中心,統一的、標準的數據提高了數據的利用效率。
3、直觀、形象的展示平臺。監測、監控數據與GIS的緊密結合,隱患區域和監測數據可以更加直觀和形象地進行展示。同時,利用質量預測系統,可形象的在GIS上進行預測演練,動態的查看影響范圍。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