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現已成為有機化學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樣,在食品分析中,無論是殘留分析還是成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譜儀也已成為*的分析儀器。關于高效液相色譜儀的操作重要的有三點:脫氣、過濾和沖洗。在這里將重點解說脫氣的操作注意事項,希望能對新從事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的工作者有一點幫助。
流動相脫氣對于避免高效液相色譜儀系統出問題,順利得到一個理想的數據是一個很有效的措施。高效液相色譜儀系統內是不希望有氣泡存在的。高效液相色譜儀泵在輸送液體時要產生很大的力量,由于氣體的壓縮比與液體相比大的多,因而當氣泡存在時,你將觀察到瞬間的流速降低和系統壓力下降。如果這個氣泡足夠大,液相泵將不能輸送任何溶劑,而且如果壓力低于預先設定的壓力低限,泵將停止工作。通用儀器自主研發的四元恒流泵,采用高精度伺服電機驅動精密滾珠絲桿技術,去掉混合器,減少死體積;氣/液膜分離技術設計的在線脫氣機能使脫氣效率更高、更穩定。

當一個氣泡通過*時,由于系統壓力大,氣泡通常會溶解在流動相溶液中,隨流動相通過柱子。但是到達檢測器流通池時系統壓力又恢復到了大氣壓,因而氣泡可能在檢測器流通池中又顯現,在色譜圖上會出現不規律的毛刺。紫外/可見光(UV/VIS)檢測器的液相色譜圖中的噪音毛刺通常是氣泡進入并通過流通池的征兆。有些檢測器對空氣的存在也非常敏感,但表現出的征兆與UV/VIS不同,例如有報導說,當使用熒光(FL)檢測器時,流動相中溶解氧的存在可能會使一些化合物失去熒光性。此外,對于利用待測物質在電極表面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引起電流變化而進行檢測的電化學(EC)檢測器,對流動相中的溶解氧的存在也非常靈敏。此外,氣泡的存在有時還會導致保留時間不重現。
所以,必須注意消除流動相中的空氣,并且還應避免空氣由管路(如PTFE管)滲透進流動相中。如果適當地關注在使用之前脫去流動相中溶解進的空氣,上述這些問題均能避免,或把影響降至低。常用的脫氣方法有如下幾種:
1. 吹氦脫氣法。利用氦氣在液體中溶解度比空氣低的特性,在0.1MPa壓力下,以約60 mL/min流速通入流動相儲液容器中10~15min,可以很有效地從流動相中排除溶解的空氣,能排除接近80%的氧氣。采用一個高效分布式噴射流裝置,一體積的氦氣可從流動相中將等體積的幾乎全部氣體排除。這意味著1L氦氣通過1L流動相就可完成排氣這個工作。這種脫氣方法雖然好,但我們國內氦氣價格較高,很少有實驗室采用此方法。
2. 加熱回流法。此法的脫氣效果較好。在操作時要注意冷凝塔的冷卻效率,否則溶劑會丟失,混合流動相的比例會有變化。
3. 抽真空脫氣法。此法可使用真空泵,降壓至0.05~0.07MPa即可除去溶解的氣體。但是由于真空脫氣會使混合溶劑組成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到實驗的重現性,因此多用于單溶劑體系的簡單分析。
4. 超聲波脫氣法。將欲脫氣的流動相置于*中,用超聲波震蕩10~20min。此法的脫氣效果差。
5. 在線脫氣法。現在商品的HPLC儀器,均可配在線脫氣機。在線脫氣使用簡單,低故障,有效。建議購買儀器時一定要購買,有的公司是作為選購件,所以與儀器公司談配置時應與公司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