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長時間的使用汽車,汽車的使用年限以及行駛里程不斷地增加,給是汽車本身的一些關鍵部件就會帶來一定的腐蝕,比較常見的不見有駕駛室、車大箱、客車殼體、車底板、擋泥板、車頭(翼子板、面罩等等,這些部件在汽車行駛中常常與水、碎石等接觸,在汽車的行駛過程中也會不斷地有泥沙或是石子撞擊汽車表面的防護層,容易引起汽車漆層的損傷,導致金屬外露,當這些金屬與水或是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就會產生銹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銹。
鹽霧試驗機為人工氣候環境“防濕熱、防鹽霧、防霉菌”試驗設備之一,是研究汽車及其零部件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的一種重要試驗設備。其循環腐蝕相對于腐蝕速率、結構、形態都非常接近于戶外腐蝕,與戶外腐蝕有著相關性,早已列入試驗范疇,越來越多的行業的試驗都要去進行多步驟的將鹽霧、干燥、濕熱結合起來循環。
鹽霧試驗機的試驗方法包括試驗循環暴露于酸性鹽霧、干燥條件和濕潤條件中,試驗方法主要用于對比試驗,試驗結果并不代表此種金屬在整個實際工作環境下的耐腐蝕性。但是,對于材料暴露于類似試驗條件的鹽污染,酸雨環境的相對耐腐蝕性能金屬材料的腐蝕,不管有無防腐保護都會受到許多環境因素的影響,其影響程序取決于金屬材料的種類以及環境的類型,由于在實驗室不可能設計出包含所有影響耐蝕性的環境因素的加速腐蝕試驗,所以,實驗室試驗是用來模擬幾個主要環境因素對金屬材料腐蝕的影響。金屬材料暴露于酸雨和鹽污染的戶外氣候條件下可能會促進腐蝕,在有關標準中提及的加速腐蝕試驗方法就是模擬和加速這種環境對金屬材料腐蝕的影響,所以,針對這一現象,鹽霧試驗機也就應運而生,并在汽車行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鹽霧試驗機采用濃度為5%的氯化鈉鹽水溶液,溶液PH值調在中性范圍(6.5~7.2)作為噴霧用的溶液。試驗溫度均取35℃,要求鹽霧的沉降率在1~3ml/80cm2.h之間,沉降量一般都是1~2ml/80cm2.h之間。
鹽霧試驗機的噴霧引用伯努利原理。伯努利原理說的是在同流質里,流速大,壓強小;流速小,壓強大。流體會自動從高壓流向低壓。在通過三叉管時低速流動的水流向高速的流動的空氣。水被高速空氣撕成一小滴一小滴(設想水里流出的水,剛開始速度慢,是水柱;但后來速度逐漸增大后就變成一滴一滴了)。這些小水滴噴出來后就成了霧。霧其實是水的微滴,簡單的說就是高壓系統將液體以很細微的水粒噴射出來,這些微小的人造霧顆粒能長時間漂移、懸浮在空氣中,從而形成白色的霧狀奇觀,極像自然霧的效果,故曰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