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新質生產力賦能水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深圳國際水務科技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盛大舉辦。甘丹科技作為國內智慧環境監測領域的企業,攜新一代水質監測設備、智慧水務管理平臺及綠色節能技術亮相,展示其在水務數字化轉型與低碳發展領域的創新成果。
一、三大核心技術亮相,革新在本次展會上,甘丹科技重點展示了三款具有意義的產品:
1. 智能水質監測儀GD33-210
該設備采用納米級傳感芯片與自清潔技術,可實時監測pH值、溶解氧、COD、氨氮等12項關鍵水質指標,精度達±0.1%。其的恒流恒壓流通式設計,可在復雜水體環境中確保數據穩定性,已在四川某農村污水治理項目中實現無人值守監測。設備支持4G/5G數據直傳,配套APP可自定義清洗周期,運維效率提升30%以上。
2. 智慧水務管理平臺
平臺整合AI算法與云端數據庫,構建“感知-分析-決策"閉環。通過對管網壓力、流量、水質等多源數據的深度挖掘,可實現爆管風險預警準確率超90%,并優化供水調度使能耗降低16.43%。該平臺已在寧陽縣智慧水務指揮中心落地,通過DMA分區計量系統將管網漏損率控制在5.2%,優于國家2025年9%的目標。
3. 新型膜處理技術
針對工業廢水處理場景,甘丹科技推出的FTM鹽水精制排濃液提濃技術,通過無機膜材料將排濃液固含量從2%提升至20%,減少80%的排液量,同時取消5臺離心泵的能耗,年節省電費超百萬元。該技術已在某化工企業應用,提濃后的鹽水可直接回用于生產,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率達95%。
二、聚焦綠色低碳,構建水務新生態面對“雙碳"目標下的行業轉型需求,甘丹科技提出“智慧感知+精準治理"的綠色解決方案:
- 節能硬件升級:水質監測儀采用太陽能供電模塊,在偏遠水域可實現365天不間斷運行,較傳統設備降低70%能耗。
- 數字化降本增效:智慧水務平臺通過AI模型預測區域用水量,動態調整泵站運行參數,使深圳某水廠日均耗電量下降12%。
- 循環經濟實踐:新型膜處理技術與地下水自動化循環系統結合,在土壤修復項目中實現重金屬去除率超99%,處理后的清水回用率達85%。
三、行業深度聯動,共繪發展藍圖展會期間,甘丹科技與多家機構達成合作共識:
- 技術合作:與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簽署協議,共同推進東江流域水質監測網絡升級,計劃在2026年前部署500套智能傳感器節點。
- 應用落地:與深圳某水務集團達成試點合作,將智慧水務平臺嵌入其現有SCADA系統,預計2025年底實現管網漏損率再降2個百分點。
- 標準共建:參與起草《智慧水務設備數據接口規范》團體標準,推動行業數據互通與智能化協同。在同期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智慧水務高峰論壇"上,甘丹科技技術官表示:“我們正從單一設備供應商向‘硬件+軟件+服務’的綜合服務商轉型。未來將通過AI大模型構建水務知識中樞,實現從設備運維到流域治理的全鏈條智能化。"
四、創新成果獲認可,開啟發展新篇甘丹科技的參展成果獲得行業高度關注:
- 其智能水質監測儀GD33-210被評為“2025年度水務科技創新產品",并入選深圳市綠色技術推薦目錄。
- 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在“新技術新產品發布會"上引發熱議,現場吸引超百家水務企業咨詢合作。
- 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專題報道其膜處理技術在工業節水領域的應用案例,稱其“為高耗水行業提供了低碳轉型范本"。
隨著水務行業數字化、綠色化進程的加速,甘丹科技以技術創新為引擎,正持續賦能城市水系統的精細化管理與可持續發展。正如其展位標語所述:“用科技守護每一滴水",這家企業正通過全場景解決方案,為構建“水清、岸綠、景美"的智慧水務新生態貢獻力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