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l id="qqie6"><sup id="qqie6"></sup></del>
  • <tfoot id="qqie6"></tfoot>
  • <ul id="qqie6"></ul>
  • 深圳計為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免費會員

    *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

    時間:2015-6-24閱讀:287
    分享: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十八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持續快速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有力推動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顯著增強綜合國力,支撐我世界大國地位。然而,與*水平相比,我國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顯,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加強統籌規劃和前瞻部署,力爭通過三個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制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一、發展形勢和環境

    (一)制造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各國都在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三維(3D)打印、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正在制造方式變革;網絡眾包、協同設計、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電子商務等正在重塑產業價值鏈體系;可穿戴智能產品、智能家電、智能汽車等智能終端產品不斷拓展制造業新領域。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迎來重大機遇。
     產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我國在新一輪發展中面臨巨大挑戰。金融危機發生后,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重塑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加速推進新一輪貿易投資新格局。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謀劃和布局,積極參與產業再分工,承接產業及資本轉移,拓展市場空間。我國制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必須放眼,加緊戰略部署,著眼建設制造強國,固本培元,化挑戰為機遇,搶占制造業新一輪競爭制高點。
       (二)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超大規模內需潛力不斷釋放,為我國制造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各行業新的裝備需求、人民群眾新的消費需求、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新的民生需求、國防建設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業在重大技術裝備創新、消費品質量和安全、公共服務設施設備供給和國防裝備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將不斷激發制造業發展活力和創造力,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制造業發展面臨新挑戰。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投資和出口增速明顯放緩,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刻不容緩。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塑造競爭新優勢,重點在制造業,難點在制造業,出路也在制造業。
       (三)建設制造強國任務艱巨而緊迫。
       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制造業規模躍居世界*位,建立起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制造體系,成為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持續的技術創新,大大提高了我國制造業的綜合競爭力。載人航天、載人深潛、大型飛機、北斗衛星導航、超級計算機、高鐵裝備、百萬千瓦級發電裝備、萬米深海石油鉆探設備等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骨干企業,我國已具備了建設工業強國的基礎和條件。
       但我國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與*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制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對外依存度高,以企業為主體的制造業創新體系不完善;產品檔次不高,缺乏;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裝備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信息化水平不高,與工業化融合深度不夠;產業化程度不高,企業化經營能力不足。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必須著力解決以上問題。
       建設制造強國,必須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戰略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加強統籌規劃,突出創新驅動,制定特殊政策,發揮制度優勢,動員全社會力量奮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國裝備、依托中國品牌,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的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完成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戰略任務。
       二、戰略方針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的需求為目標,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綜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體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有中國特色的制造文化,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基本方針是:
       ——創新驅動。堅持把創新擺在制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創新的制度環境,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突破一批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走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
       ——質量為先。堅持把質量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生命線,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加強質量技術攻關、自主品牌培育。建設法規標準體系、質量監管體系、*質量文化,營造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走以質取勝的發展道路。
       ——綠色發展。堅持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著力點,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效率,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
       ——結構優化。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環節,大力發展*制造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企業群體,走提質增效的發展道路。
       ——人才為本。堅持把人才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選人、用人、育人機制,加快培養制造業發展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制造業人才隊伍,走人才的發展道路。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戰略研究和規劃引導,完善相關支持政策,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針對制約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和薄弱環節,加快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切實提高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部署,扎扎實實打基礎,在未來競爭中占據制高點。
       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堅持制造業發展全國一盤棋和分類指導相結合,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明確創新發展方向,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加快推動制造業整體水平提升。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實施若干重大工程,實現突破。
       自主發展,開放合作。在關系國計民生和產業安全的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領域,著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完善產業鏈條,形成自主發展能力。繼續擴大開放,積極利用資源和市場,加強產業布局和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較優勢,提升制造業開放發展水平。
       (三)戰略目標。
       立足國情,立足現實,力爭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步: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制造強國行列。
       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制造業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制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優勢領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品質量有較大提高。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顯下降。
       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邁上新臺階。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達到*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在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重點領域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整體競爭力明顯增強,優勢行業形成創新能力,全面實現工業化。
    第三步: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制造業主要領域具有創新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建成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2020年和2025年制造業主要指標

    類別

    指  標

    2013

    2015

    2020

    2025

    創新能力

    規模以上制造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

    0.88

    0.95

    1.26

    1.68

    規模以上制造業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數1(件)

    0.36

    0.44

    0.70

    1.10

    質量效益

    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2

    83.1

    83.5

    84.5

    85.5

    制造業增加值率提高

    -

    -

    2015年提高2個百分點

    2015年提高4個百分點

    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速(%

    -

    -

    7.5左右(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

    6.5左右(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速)

    兩化融合

    寬帶普及率3%

    37

    50

    70

    82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4%

    52

    58

    72

    84

    關鍵工序數控化率5%

    27

    33

    50

    64

    綠色發展

    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

    -

    -

    2015年下降18%

    2015年下降34%

    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

    -

    -

    2015年下降22%

    2015年下降40%

    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

    -

    -

    2015年下降23%

    2015年下降41%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

    62

    65

    73

    79

    1 規模以上制造業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數=規模以上制造企業有效發明數/規模以上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
       2 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是反映我國制造業質量整體水平的經濟技術綜合指標,由質量水平和發展能力兩個方面共計12項具體指標計算得出。
       3 寬帶普及率用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代表,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家庭戶數。
       4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應用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量(相關數據來源于3萬家樣本企業,下同)。
       5 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的平均值。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在線留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综合网|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国产成人悠悠影院|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在线电影|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十八黄网片|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成人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成人美女黄网站视频大全|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欧美成人aa久久狼窝动画|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一级毛片成人午夜|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91成人在线播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