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動化到智能化,要走很長的路,自動化可以讓工業制造流程達到效率面的要求,但要達到隨時應對市場要求,彈性調整產能、促進空間有效利用,以及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等智能化的要求,就不能光靠自動化技術解決,需要工廠有一個聰明的“大腦”,可以進行判斷、調控。
近日,第十三屆工業自動化與標準化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相關專家在會上提出了智能化工廠的方向目標。
智能化已成趨勢
智能化工廠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概念性的模式。當前世界各國十分重視發展“智能化生產技術”,包括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應用鏈管理、實時數據庫、*過程控制,以及分散控制系統和現場總線控制系統。
許多跨國公司應用上述系統并將它們集成在一起,實現了設計、生產管理和經營一體化,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增強了市場的優勢。
例如,世界前五中有70%以上的美國企業在使用SAP的ERP解決方案,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為占領智能化生產技術的制高點,許多國家提出了跨世紀的研究計劃。美國政府提出了《美國國家關鍵技術》計劃,歐共體提出了《信息技術研究發展戰略》、德國政府提出了《工業4.0》,以及日本的《智能制造系統計劃》,韓國的《*技術國家計劃》等。這些國家均將智能化生產技術、*制造技術列為重要研究內容。通過政府、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實施,促進“智能生產技術”的發展。
智能化工廠的發展其實與工業自動化的趨勢息息相關。根據有關統計,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產品與自動化規劃服務業,2011年合計產值已達到8650億元。這個數據顯示在科技日新月異和產品制造復雜性的趨勢下,如何有效智能化管理自動化設備,已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我國大型企業智能化發展的需求日益提高。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副總工程師林融表示,石化工業作為技術能源和原材料產業,面臨資源短缺問題,石油化工企業大型化、一體化、園區化、智能化與生產過程網絡化、數字化的需求日益明顯。
有專家認為,智能化工廠將是未來5~15年的發展趨勢。
工廠將裝上“大腦”
智能化工廠到底是什么樣?就好像工廠裝上了一個能自主思考的“大腦”。
未來智能化工廠的系統將具有自主能力,可采集與理解外界及自身資訊,并可分析判斷及規劃自身行為。整體可視技術的實踐,結合訊號處理、推理預測、仿真及多媒體技術,將展示現實生活中的設計與制造。
目前,智能化工廠的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在數字化工廠的技術上,利用物聯網技術、設備監控技術等加強信息管理和服務,并掌控產銷流程、提高生產過程中的可控性、減少生產線上人工干預、即時正確地采集生產線數據,以及合理的管理生產進度等。
ABB(中國)有限公司增效節能中心負責人張毅勐介紹,ABB將推出擁有*體系化能源管理解決方案。通過體系化的能源管理,公司將自身的能效理念、*技術與設備、行業知識和項目管理經驗等融合到用戶的能源管理項目中,幫助用戶顯著提高能源效率,實現增效節能。
此外,西門子工業自動化集團、三菱電機公司都紛紛加入智能化生產技術的方陣。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