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誠信發布研究報告,對我國火電行業現狀繼續研究。
報告指出,2012年前三季度受節能減排、經濟結構調整及外圍環境等影響,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用電量增速有所下滑,2012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形勢有所回暖,用電量增速環比企穩回升電力行業的發展與宏觀經濟走勢息息相關。近十年來中國經濟以出口及投資為引擎快速發展,工業增加值尤其是重工業保持較快增長,從而造就了旺盛的電力需求。但2011年以來歐債危機頻發、美國經濟復蘇緩慢,外圍經濟環境欠佳,加之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2012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9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增速比2011年回落6.5個百分點。分季度看,2012年四個季度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6.8%、4.3%、3.6%和7.3%,且11、12月份增速連續創2012年以來的月度Z高增速。
分產業看,2012年我國*產業用電量1,013億千瓦時,與上年基本持平;第二產業36,66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四個季度同比分別增長4.5%、2.9%、1.6%和6.7%,第四季度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成為帶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連續回升的主要動力;第三產業5,6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城鄉居民生活6,21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7%。我國電力消費結構中,第二產業用電需求一直是全社會用電量的主要部分,近年來其用電量占比一直保持在73%以上。“十二五”期間,政府著力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使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轉變。2011年9月國務院發布《“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了節能的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全*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十二五’期間,實現節約能源6.7億噸標準煤”。我國政府對于高耗能產業節能降耗的政策力度日趨加大,未來第二產業用電量占比將逐步下降,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也將呈現逐步下降趨勢。
未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不斷增加,但其單位產值用電量遠遠小于第二產業,這將使我國電力消費彈性系數逐步降低。根據中電聯發布的《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滾動研究綜述報告》,“十二五”期間中國電力彈性系數目標達到1左右。中誠信預計我國電力消費彈性系數將呈現穩中有降的過程。
總體看,2012年以來經濟總量增速放緩、高耗能行業處于下行周期及電力消費彈性系數的降低等多重因素將使得我國用電量增速同比有所放緩,未來用電量增速的回升有待經濟形勢的進一步好轉。
為補償火力發電企業因電煤價格上漲增加的部分成本,緩解電力企業經營困難,保障正常合理的電力供應,發改委于2011年兩次上調電價。2011年5月,發改委下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適當調整電價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1]1101號),決定適當提高火電電價水平,上調全國15個省(區、市)上網電價,15個省平均上調上網電價約2分/千瓦時。2011年12月1日發改委再次發布通知上調電價,全國燃煤電廠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約2.6分錢,將隨銷售電價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每千瓦時0.4分錢提高至0.8分錢;在部分地區對安裝并正常運行脫硝裝置的燃煤電廠試行脫硝電價政策,在上網電價外每千瓦時加價0.8分錢,以彌補脫硝成本增支,上述措施共影響全國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平均提高約3分錢。
http:// MYP礦用電纜,防水電纜橡套軟電纜,礦用橡套軟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