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相比,紫外線消毒器等處理再生水的性價比雖然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在發達國家,不乏反對使用再生水的聲音。zui普遍的理由是,再生水使用不慎,很可能會污染地下水水源
近日,經濟導報記者從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了解到,為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使市區地下水位保持在相對平穩水平,目前該市正在加緊實施地表水轉換地下水工程。據了解,玉清水廠向玉符河流域的地表水轉地下水一期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在本月初便能夠試運行;工程全部完工后,屆時從玉清水廠引水至玉符河的水量將達到每天40萬立方米,未來或將有更多的濟南市民飲用到地下水。
然而,有部分市民對地表水轉換地下水是否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表示擔憂。尤其是在利用中水補充河道水源的河段,若這部分地表水滲入地下,或將存在安全隱患。
市民們的擔心似乎不無道理,北京市水務局原副總工程師朱晨東表示,紫外線消毒器等處理的再生水(中水)的使用并非百利而無一害,再生水不黑不臭,但依然是劣質水,可以觀賞卻不可以觸摸。如果河床是沙質或沙壤土質,這些劣質水會逐漸滲漏到地下,汞、鉻、鎘、砷等重金屬和有害物質(苯、樂果、酚等)就會在地下積蓄,對后人造成影響。中水回用是大勢所趨
9日,在位于濟南市興濟河舜耕橋至十六里河西河河段的東方紅橋附近,*的清水正在通過一處管道注入河道,河道水質清澈,周圍植被茂盛。
據附近的居民魏女士表示,以往這一河段要么長期干涸、淤泥遍布,要么污水橫流、臭氣熏天。正是得益于有大量清水注入,經過清淤后的河道水質較以往有了明顯改觀,而且河道周圍利用植被、石頭、棧道打造的河道景觀也成為附近居民常去的休閑場所。
“這些清水不是別的水,正是通過中水站回用水紫外線消毒器等處理過的再生水。”負責該河段日常管理工作的十六里河街道辦事處*科科長田恩強告訴導報記者,去年濟南市提出了“城區內河道看不到污水,聞不到異味,打造河道水景觀”的城區河道整治目標,回用水紫外線消毒器等處理的再生水在改善生態環境的過程中發揮了*的作用。
通過走訪導報記者發現,不僅是在上述興濟河段,除部分用于綠化用水、噴灑馬路外,絕大部分由中水站再生水紫外線消毒器等處理后的再生水都被注入鄰近的河道中,用于涵養水源和營造河道景觀,成為原先干涸河道的補充。
與此同時,自2003年起施行的《濟南市城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也明確提出,凡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需要城市供水的(含自建供水設施供水),應當配套建設中水設施;建筑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小區必須配套建設中水紫外線消毒器等設施。在經濟效益和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居民小區內的中水處理站作為*的配套設施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濟南市一直堅持污水紫外線消毒器等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原則,近年來投資興建的中水處理站便是分散處理的重要環節。截至2012年年底,濟南全市共建成中水處理紫外線消毒器等設施206處,日均回用量為11.5萬立方米。按照目前濟南全市每天產生污水75萬立方米計算,若能把中水處理站全部利用起來,每天可以就地生成中水近25萬立方米,相當于一座中型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規模。用濟南市城市計劃節約用水辦公室副主任許斌的話來說,以此推算,濟南一年可節水4000多萬立方米,相當于省出34個大明湖的水量。
濟南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中水站泵站管理科陳姓科長表示,目前濟南城區由政府投資建設的中水處理站有11處,其中英雄山中水站將于近期投入使用。中水作為城市發展的“第二水源”已然成為大勢所趨,下一步濟南還將繼續加快中水回用的步伐。存在缺陷令人憂
再生水的使用似乎已經不可阻擋,但其存在的致命缺陷同樣令業內人士擔憂。
朱晨東表示,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相比,紫外線消毒器等處理的再生水的性價比雖然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在發達國家,不乏反對使用再生水的聲音。zui普遍的理由是,再生水使用不慎,很可能會污染地下水水源。此外,若有人因為不知情在此類河道里洗澡,是非常危險的,缺乏監管措施,將造成嚴重后果。
談及濟南市對于再生水的監管情況時,上述陳姓科長表示,全市11個由政府投資的中水處理站已經實現了聯網在線監測,可以全天24小時確保經過中水站再生水紫外線消毒器等處理后的污水符合*A類標準。
據了解,目前我國污水處理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入地表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以及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將基本控制項目的常規污染物標準值分為一、二、三級標準。其中,一級標準分又為A標準和B標準。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必須執行相對zui為嚴格的一級A標準。
陳姓科長坦言,中水處理站處理過的污水基本都是家庭生活污水,不會出現重金屬和有害物質滲漏地下的現象;而且大腸桿菌群數被嚴格控制在1000個/L范圍內,因此濟南市的再生水用于景觀用水和綠化噴灑*沒有問題。回用水紫外線消毒器完保證殺滅細菌和病毒。
然而有分析稱,盡管再生水和自來水一樣經過了沉淀、過濾、曝氣、紫外線消毒器殺菌等處理過程,但所改造的雨水、生活污水中,大量的寄生蟲、各種有害物質難以消滅掉。如果用手觸摸河道中的水,其應遵守的國家標準是每升不高于500個大腸桿菌群,二者相差1倍。
“目前各地通過中水處理站紫外線消毒器等凈化后的中水尚不能作為居民生活用水,若引入家庭,用來沖廁或澆花勉強可以,但并不主張長期接觸人體。”曾為“神舟”系列載人飛船提供超純水技術的濟南福能達水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李書偉認為,中水目前仍屬于人體非接觸用水,不能用于洗澡、洗衣服,更不能飲用。高成本掣肘
再生水的使用并非百利而無一害,而通過現有技術能否趨利避害將中水變為可接觸用水引入尋常百姓家?答案是肯定的。使用污水紫外線消毒器、中水紫外線消毒器和再生水紫外線消毒器能*殺滅這些水質中的病毒細菌。
導報記者在光大水務濟南有限公司污水處理二廠采訪時曾注意到,zui終經過反滲透技術紫外線消毒器等處理過的污水甚至可以達到飲用水的水質標準。
李書偉表示,目前工業中水回用都采取了反滲透技術,可以作為接觸用水。只是由于反滲透技術成本較高,加之地下中水管網和泵站有限,經過污水紫外線消毒器等處理后安全可靠的生活用水尚難以引入小區和家庭。
針對地表水轉換地下水是否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這一問題,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供水處負責人表示,在引水補源的過程中,市政部門為防止水在轉換過程中受到污染,將會對引入水的河道進行重點綜合整治,清除河道兩岸全部的排污口,禁止任何污水進入河道內,確保引來的好水不變為污水。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