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數年,東莞將出臺多項措施,讓水更清。圖為同沙水庫。 方光明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少宏)在東莞,散發著惡臭的內河涌和劣質水庫水質一直備受詬病。昨日,記者從東莞市環保局獲悉,為改變這一現狀,在未來數年,東莞將出臺紫外線消毒器等多項措施,全面深化水污染治理。預計到2015年底,全市將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
多個水庫水質在劣Ⅳ類以下
根據2012年度東莞市環境狀況公報,2012年,全市廢污水年排放總量達10.07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69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7.38億噸。全市工業廢氣年排放量2928.84億標立方米,其中:工業煙(粉)塵排放量為15095.12噸。全市工業固體廢棄物年產生量534.30萬噸,處理量122.16萬噸,綜合利用量415.85萬噸,處理率為22.86%,綜合利用率為77.83%。
其中,多個作為市內備用水源的水庫水質情況令人擔憂。根據環保部門監測,2012年,橫崗、水濂山、蓮花山等3座水庫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Ⅳ類標準;同沙、五點梅和松山湖等3座水庫水質達國家地表水Ⅴ類標準;蘆花坑、馬尾和白坑等3座水庫水質劣于國家地表水Ⅴ類標準。據市環保局解釋稱,東莞水庫污染主要原因是受到點源和面源的污染影響。
以位于松山湖的松木山水庫為例,zui近兩年,該水庫先后兩次發生因污染導致大面積死魚出現的事件。市環保局解釋稱,松山湖水庫屬于典型的點源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染源和工業污染源。
雖然周邊鎮區已開展環湖截污管網建設,但由于截污工程建設至今進展緩慢,眼下每天仍有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松山湖,導致水庫水質在特定時段起伏較大,加重水質惡化程度。此外,各種污染物在水源地集雨面上日積月累,待到雨季來臨,雨水淋溶和徑流輸送使積存于集雨范圍內上的各種污染物隨洪水從四面八方匯入水庫,對水庫水質造成一定威脅。
取締水庫集雨區非法開發活動
為改變上述現狀,今年以來,東莞先后出臺實施《東莞市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2013—2020年)實施方案》及《東莞市提高污水處理效能實施方案》,將全面深化包括水庫水質在內的水污染治理。
據市環保局介紹,與以往相比,東莞今后將把主體功能和環境功能落實到流域、控制區或控制單元,并在2014年底前取締重要水庫集雨區范圍內不符合土地利用規劃的各種開發活動。對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未取得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達不到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環評文件;未實現總量控制目標、紫外線消毒器等水質達不到功能區目標要求、發生重大污染事故的地區實施區域限批。
今年底前,全市將基本完成不符合原地保留條件的電鍍企業搬遷進入基地或關閉。預計到2015年底,全市萬元GDP用水量降至33噸以下,到2020年底,降至27.2噸以下。
在紫外線消毒器等深化水環境綜合治理上,石馬河、茅洲河、東引運河、寒溪河等重污染流域治理將全面實行“河長”責任制,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則,推進各鎮街每年整治一條以上污染較重河涌。到2015年底,全市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石馬河水質基本達到IV類。屆時,全市城鎮生活污水紫外線消毒器等集中處理率將達85%以上,污水再生利用規模要達26萬噸/日;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達90%以上;全市工業廢水紫外線消毒器等排放達標率也將達到95%以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