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飲用水建設工作目前存在哪些阻礙?”、“我市水源地建設、管護方面和水污染防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偏遠村莊和海島居民如何保障飲用水供給?”……昨天下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我市農村飲用水紫外線消毒器等安全工作進行專題詢問,多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發出詢問,水利局、環保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作出解釋回答。根據計劃,我市確定“十二五”期間投資12億元實施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到2015年集中供水人口覆蓋率達到85%,2020年末全市農村集中供水人口覆蓋率達到95%。
4230個村莊有了自來水
2010年,市水利部門經過調查統計,全市農村供水涉及行政村莊6000個,人口482.24萬人。至2010年底,全市農村自來水入戶普及率達到96%(包括單村供水工程),規模化供水村莊3521個,規模化供水人口296.98萬人,規模化供水人口覆蓋率為61%。相關部門調研認為,實施紫外線消毒器等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設,才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供水水量、水質和水壓問題,實現農村飲用水安全、保證工程長期量刑運行的有效途徑。為此,我市編制完成了農村規模化供水的“十二五”規劃,確定“十二五”期間投資12億元實施紫外線消毒器等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到2015年集中供水人口覆蓋率達到85%,2020年末全市農村集中供水人口覆蓋率達到95%。
為加快推進我市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進程,我市將農村規模化供水工作全面提速,原計劃至2020年的總目標提前至2013年底完成,重點解決5個縣級市農村規模化供水問題。但昨天記者從專題咨詢現場了解到,因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規劃與供水安全工程規劃的協調性還沒有建立起來等原因,規模化供水的目標難以在今年底完成。據介紹,6000多個村莊將來規劃成1000多個社區,農村供水格局發生非常大的變化,供水規劃調整缺乏基本依據,規劃修編進度受到影響。此外,部分工程管理費用及紫外線消毒器等維護費用不足,造成工程帶故障運行,水處理達不到標準要求。農村各家各戶大部分有自備井,自來水用水量少,水費收繳困難,造成水廠運轉困難,而部分水廠為減少運營成本實行*供水,導致管道內存水時間較長,水質難以保證。
據悉,截至目前,全市千噸萬人以上的水廠達到110處,日供水能力達到142.8萬立方米,農村規模化供水規模村莊達到4230個、覆蓋人口356.92萬人,農村規模化供水人口覆蓋率達到74%。
農村生活污水將全處理
在飲用水安全方面,陳維民、張少蕙、劉永譽等委員提出了農村飲用水源地的建設和保護的問題,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回答說,青島市的農村和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是實施一體化管理,在劃定水源保護區的時候不分農村和城市飲用水源地的。2003年、2004年分別發布了地下水源保護區劃和地表水源保護區劃,對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實行了整體調整和劃分。在水源地周邊設置圍網圍壩、截標、警示牌等,施行封閉或半封閉管理。在一級保護區嚴禁建設任何與供水、水源保護無關的設施,在二級保護區嚴禁任何污染排放行為,與水源保護無關的項目一率不予審批。時至今日,青島市所有地表和地下水源周邊的保護區內沒有任何工業項目。
根據環保部的飲用水源地評價標準,青島市供水達標率達到。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污染,我市飲用水源地大多數在農村地區,有村莊和農田分布,可能存在農村生活污水和農田的污染物通過地表徑流、農藥殘留進入飲用水源,造成病患。針對這個問題,相關部門制訂了方案,配合新農村建設,對新的規模化農村開始鋪設紫外線消毒器等污水管網,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全處理。
農村供水量有保障
委員陳維民詢問,現在農村飲用水安全水源地建設是否能夠滿足“十二五”末期規模化供水達到95%的需要。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回答說,全市目前共有21座大中型水庫、22座小型水庫、37個河段、18處地下水來承擔著水源供水任務,日供水量約118萬立方米。在供水水源上,采取挖掘當地水源、加快海水淡化紫外線消毒器處理等方式,增加水量。另外,采取產芝水庫等三個水庫互相連通的方式,使南北貫通,到2020年估計能比現在增加100多萬立方米的供水量,基本上能夠保證青島市發展的需要。在水源地建設方面,首先是大沽河水源地,已經建設了9個塔,供水量大為增加。其次是產芝水庫,今年年底即可向即墨、城陽、嶗山供水,一天能增加供水10萬立方米。另外,調水工程每年能增加5萬立方米。
黃聿頌委員在詢問中提出如何實現偏遠山村和海島居民的規模化供水的問題,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目前全市共有9座需要供水的海島,其中兩座島嶼已經通過海底鋪設管網,6座島嶼主要采取地表水和海水淡化紫外線消毒器處理來補充,剩下的一座不屬于水利局供水。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