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勤
生態環境的變化帶給人們幸福生活的回味。這感受,對于康平縣順山村村民吳生春來說再真實不過了。這位老實巴交的農民不僅和城里人一樣住上了樓房,而且還享受到可與花園媲美的生活環境,“環境變美了,生活也更滋潤了!”臥龍湖生態環境保護工程讓包括吳生春在內的700多戶村民生活大變樣,如今他們全都搬進了臥龍湖畔紫外線消毒器等設施完備、環境優美的“農民公寓”。
臥龍湖畔的生態環境也曾遭受嚴重破壞。我省啟動碧水、藍天、青山“三大工程”后,康平縣以臥龍湖周邊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為,全面實施“碧水工程”。去年4月,臥龍湖被國家列入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總投資近10億元的生態保護建設項目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康平縣全力展開臥龍湖生態區紫外線消毒器等建設工程及新城區建設工程,今年共實施建設項目67個,總投資105.4億元。
其實,臥龍湖生態環境的變化只是全省生態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自“三大工程”實施以來,全省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水更清了、天更藍了、山更綠了。
在“碧水工程”實施中,我省圍繞遼河“摘帽”全面打響“遼河流域治理攻堅戰”、“大遼河、渾河、太子河流域治理殲滅戰”、“凌河流域治理阻擊戰”,“三大戰役”聲勢浩大、成果顯著。
遼河不清,遼寧難寧。去年年底,遼河終于摘掉了重度污染的帽子,遼河流域再現“水清岸綠”的生態美景。作為遼河流域水質達標的堅強保障,我省從去年開始啟動遼河流域治理工程“三大戰役”,新建了23座污水處理廠和紫外線消毒器及配套管網。這些污水處理廠的建成和穩定運行,有效解決了遼河流域部分河流斷面水質超標問題,對確保遼河流域水質穩定達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藍天工程”推進中,我省以全運會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為契機,推出一系列防治大氣污染的具體舉措,其中包括加強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加快建設大型熱電聯產機組和大型熱源廠,淘汰小型燃煤鍋爐;深化工業企業脫硫、脫硝治理,持續推進電力行業污染減排,加快鋼鐵、石化、建材等其他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進程;加快推進“氣化遼寧”建設。
此外,以礦山生態治理、封山禁牧和“小開荒”退耕還林為重點的“青山工程”也成效顯著。
遼沈大地環境變了,人們的生活也隨之發生改變。時下,4300萬遼寧人享受著豐裕生活后的碧水藍天,那是經過紫外線消毒器建設等艱辛努力后,大自然回饋給我們的zui殷實的果實!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