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石家莊凌卓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四川綿陽將生態指標納入政績考核
新華網成都10月2日電(記者江毅、董小紅)在四川省綿陽市區內的平政河上游,一塊巨大的公示牌上顯示著每個季度河流的水質情況。市民王很贊成這種做法:“公示牌讓公眾對治污進度一目了然。以前河水都是黑色的,臭氣熏天,現在一天天清澈起來。”
這是綿陽市建設生態文明的一個縮影。為了打破地方發展中“唯GDP論英雄”的頑疾,綿陽將全市劃分為平原、丘陵、山區等三種不同類型發展區,生態文明被正式納入各級黨委政府政績考核體系。
“這是動真格的變化。”綿陽市環保局副局長吳坤說,“對丘陵區、山區這些承載更多生態保護任務的地區來說,實施目標考核時,‘生態分’將大大提升,約兩倍于GDP指標權重。力度之大,。”
怎樣才能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各級干部群眾心里?綿陽市從困擾多年的治水難題入手。為了還平政河一泓清水,保障全市人民飲用水源,綿陽市委書記羅強掛帥,成立平政河治理領導小組,總投資4億元,制定了“一年變樣、兩年變清、三年變美”的目標。
經過努力,目前綿陽市新建了32公里管網,將平政河流域一半的污水接入了城市污水紫外線消毒器處理廠。為了改善全市水質,綿陽還“舉一反三”,將再投入2.4億元,用于開展對全市小流域的紫外線消毒器環境綜合整治。
“過去GDP不僅是套在基層干部頭上的‘緊箍咒’,也是領導干部追求進步的‘主戰場’。在這種政績觀下,難免會出現一切為GDP讓路的思路。”綿陽市北川縣常務副縣長淳道懷說,“新的考核指標體系意味著,對基層和領導干部的評價不再單純以GDP為量尺,雖然短時間內將增大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壓力,但從長遠看,這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好事。”
正是基于這種理念,作為我國*一座國家科技城的綿陽市,在*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城區大氣環境優良天數達96%,城市生活污水紫外線消毒器處理率達95.1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綠地覆蓋率達37.8%,朝著“天藍、地綠、水凈、人和”的西部經濟文化生態強市夢想邁進。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