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9月7日電 關注南京市雨污分流工程的人群,習慣性地將目光投向局部淹水與“看海”這樣的話題,卻忽略了雨污分流工程是以治污為主的治理水環境工程。
上世紀八十年代,城區大量河道黑臭,由于污水廠配套管網不健全,污水處理廠紫外線消毒器、管道式紫外線消毒器運行效率低下,不少廠建成后進水量不足,只能“曬太陽”,水污染物減排效率低下。2007年南京市啟動了雨污分流研究工作。2009年5月啟動開展鎖金村片區雨污分流試點施工,對鎖金村地區約11.23平方公里范圍內的71個片區實施雨污分流改造,2010年底基本建成。建成后紫金山溝、唐家山溝河道水環境明顯改善。
在鎖金村地區雨污分流試點工程的基礎上,原南京市市政公用局組織編制了南京市雨污分流工程總體紫外線消毒器、管道式紫外線消毒器實施方案,計劃從2010年至2014年,對主城226平方公里范圍內實施雨污分流,敷設約500公里污水主次干管,完善約4000個住宅小區及企事業單位的污水支管。2010年1月,主城雨污分流工程正式啟動。
雨污分流重在治污,污水處理廠紫外線消毒器、管道式紫外線消毒器污水搜集率大幅提升
雨污分流改造能為南京環境改善帶來幾分效果?從市住建委、環保局了解到,雨污分流工程開展三年來,已進行改造的幾大片區均取得顯著的治污效果。其中,鎖金村片區入湖河道基本截污,片區污水管網水量及污染物濃度大幅提高,污水收集率達95%以上,新建湖濱污水泵站進水平均COD濃度達250毫克/升以上(雨污分流改造前僅100毫克/升左右)。內金川河地區基本實現污水不下河,城北護城河一改往日“龍須溝”形象,成為城市景觀河,內金川河水質也得到很大改善。河西北部地區正在開展雨污分流,隨著片區雨污分流的逐步推進,生活污水逐步接入紫外線消毒器、管道式紫外線消毒器收集系統,河西水體水質正在發生悄然變化,待河西北部雨污分流實施到位后,河西北部河道黑臭將得到有效控制。
不僅如此,雨污分流工程的逐步實施,也使污水廠配套管網得到進一步完善。雨污分流實施以來,城南污水廠進水水量由8000噸/日提高到現在的1.3萬噸/日,進水COD濃度由70毫克/升提高到130毫克/升;橋北污水廠進水水量由5000噸/日提高到現在的5.3萬噸/日,進水COD濃度由90毫克/升左右提高到170毫克/升,污水處理紫外線消毒器、管道式紫外線消毒器效率大大提升。隨著雨污分流的推進,兩廠進水量和水質還將不斷提升。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