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建設需做好水污染防治 推廣農村污水處理技術
各地目前都在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可以預見,農村的發展將經歷農業產業化與農村城鎮化的深刻變革,這必將深刻影響農村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直接關系到公眾的身體健康和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充分認識保護水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對此,建議如下:
一是加強生態意識、環境知識的教育和普及。使群眾認識到我國農村水環境惡化的現狀及其嚴重的危害,要有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心。要樹立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在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
二是加強面源污染控制,發展生態農業。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因子復雜多樣,形成機理模糊,在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方面具有較大難度。治理面源污染涉及政策、管理技術、市場調節、農民配合等方面,存在著技術困難、經濟條件限制以及農民利益協調難等問題的同時,農業中又存在化肥、農藥難以替代等諸多限制因素。因此,必須加強面源污染控制,走生態農業的道路。如充分考慮農村區域特點,提倡使用農家有機肥,實行平衡施肥,采取生態防治病蟲害技術,控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等。
三是強化點源污染管理 ,發展高科技產業。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尚未完成,且呈加速發展的態勢,因此農村面源污染仍是農村地區環境保護相當長時間內必須面臨的難題。首先,要加強宏觀控制,做好村鎮的環境保護控制規劃。特別要重點保護關系群眾生活的飲用水水源。對危害、威脅城鄉供水安全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其次,加強企業的污染治理,確保達標排放。再次,淘汰技術含量低、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經濟效益差的企業,為*企業騰出發展的環境容量。zui后,在招商引資中要嚴把建設項目環評關,從源頭控制污染。
四是開發、推廣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對于廣大的農村地區來說,由于經濟實力及技術手段的欠缺,一味地采用城市污水的處理體系顯然是不現實的。必須針對農村地區的資源與環境條件,開發推廣切實可行、因地制宜的較低成本的污水處理技術。如利用村莊內部的坑塘、周圍的蘆葦塘等對污水進行凈化就是很好的處理方法。
五是統籌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城鎮化快速發展帶來的水污染問題,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資金投入。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城鎮化建設中,要統籌考慮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科學規劃、精心選址、加大投入、配套建設、協同推進。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