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污水處理廠遷建工程一期目前已完成總投資額的85%
城市污水的收集與管道式紫外線消毒器、紫外線殺菌器、水箱自潔消毒器水處理消毒設備的處理能力已經成為檢驗一座城市能否快速發展、是否宜居的重要標準之一。
三門峽污水處理廠2006年建成后,日均處理市區范圍內納入市政管網的所有污水約6萬噸,年處理污水2000多萬噸,改變了我市城市污水“直排”的歷史。但隨著城市規模擴大,人口不斷集聚,該廠所處的位置由城郊變成占據城市中心區域。由于地勢低凹,散發的異味不能及時稀釋擴散,對周圍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遷建市污水處理廠迫在眉睫。
為減少環境污染、改善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市委、市政府把市污水處理廠遷建工程確定為重點民生工程之一,這也是三門峽市強力實施“四大一高”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三門峽市專門邀請國內外專家謀劃,展開10多輪項目研究討論、認真篩選。2012年4月,三門峽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福建華明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污水處理廠項目合作協議,實行BOT特許經營模式,成立了市污水處理廠搬遷建設指揮部,并組織專家實地考察、科學論證,zui終把遷建工程選址在陜縣大營鎮辛店村。
細格柵的鋼筋“叢林”中,工人們穿梭往來;已建成的生物池旁,管道鋪設工作有條不紊,或抬,或扛,200多名工人不停地忙碌著……這是4月23日,陜縣大營鎮辛店村三門峽市污水處理廠遷建工程現場緊張、有序的施工場面。
“經過半年的精心施工,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總投資額的85%,進入zui后收尾沖刺階段,爭取按計劃在4月30日具備通水條件。”工程建筑總工程師盧康生信心滿懷地說。
遷建工程的生物池、沉淀池、配電房等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只待設備進入安裝調試。市民關注的正在運行的市污水處理廠關停搬遷指日可待。
遠離村民居住區、占地108畝的市污水處理廠遷建工程,總設計規模為20萬噸/日,其中一期預計投資1.63億元,污水處理規模8萬噸/日,可以解決市區30萬人口的生活污水排放,運行管道式紫外線消毒器、紫外線殺菌器、水箱自潔消毒器水處理消毒后污水排放達到*A標準,每年可以有效減少COD排放292噸、氨氮排放155噸。據了解,整個項目建成后將滿足我市包括規劃新區在內的160平方公里、未來人口展望規模達到100萬的污水處理需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多贏。
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衛福興告訴記者,新污水處理廠處理城市污水的工藝比原來提高數倍,可實現中水回收利用,真正實現*。
據介紹,城市生活污水從城區經過9公里多的管道輸送到新的市污水處理廠后,首先要經過粗格柵和細格柵的二次篩濾,把僅含泥渣的污水流入沉淀池,沉淀的淤泥輸送到甩干池后脫水,干泥富含微生物,可以給農民種田,廢水則經生物池、消毒池等處理后舊貌換新顏,中水回收利用可作為工業用水和用于農業灌溉。
新的污水處理廠正式啟用管道式紫外線消毒器、紫外線消毒器、水箱自潔消毒器后,將使三門峽更加美麗、更加生態宜居。http://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