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納恩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44發布時間:2025-2-22
碳纖維因其具有高的比模量和比強度、良好導電性、耐腐蝕性以及較低的線性熱膨脹系數被作為增強相大量的應用于聚合物復合材料。特別是航天航空以及門,越來越多的使用碳纖維代替金屬來減輕飛行器和交通運輸工具的重量,提高其燃料效率和動力學性能。然而,碳纖維由于表面邊緣活性碳原子少和表面能較低,表現出惰性的特點,并且與樹脂基體的潤濕性差,在生產碳纖維復合材料過程中產生的內部孔隙也會導致纖維和基體之間界面不連續,這些都會對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造成不利影響,尤其對界面剪切,層間剪切、抗沖擊等性能。因此,提高碳纖維和基體的結合度,充分發揮碳纖維優異性能,對于提升復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大的意義。
等離子體表面處理法是利用電化學放電或者高頻率的電磁波震蕩產生的高能量離子體(電子、離子、中性粒子)來轟擊纖維表面對碳纖維進行表面處理。一方面,高能量的粒子轟擊纖維表面導致了纖維分子的激發、電離、和化學鍵斷裂,在纖維表面上產生各種極性基團和自由基,提高了纖維表面的潤濕性,從而增加了樹脂在纖維表面的粘附性。另一方面,高能量的電子通過加速較低溫度的活性離子引起了濺射效應,可以清除纖維表面雜質,使得纖維表面粗化,在纖維和樹脂基體之間形成機械聯鎖。氧等離子體處理還可以提高碳纖維表面含氧基團的濃度,改善纖維表面的粗糙度。等離子處理法僅僅通過改變纖維表層的化學和物理結構來提高纖維表面和基體間的粘結能力,而不會對纖維本體的大部分力學性能造成改變。
碳纖維和基體良好的浸潤性能是二者形成緊密界面的首要條件。碳纖維的直徑、粗糙度以及表面能都會對纖維的浸潤性有影響,其中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能對浸潤性影響顯著。纖維表面能大于基體的表面張力是基體能夠在纖維表面形成有效浸潤的前提。
碳纖維的表面結構是影響碳纖維表面浸潤性的重要因素,適當的極性表面更有利于提高碳纖維和基體的結合。研究發現等離子處理能夠提高碳纖維表面極性基團的數量,使得碳纖維表面能相比未處理的碳纖維表面能增加一倍,與水的接觸角也大幅減少,能夠明顯改善碳纖維對水的浸潤能力。
采用離子體處理后的碳纖維,各種官能團(羥基、醚、羰基)被引入到纖維表面,這些官能團提高了碳纖維的表面活性和附著力,同時也增加了纖維表面的濕潤性和與親水聚合基體物理界面的結合,進而提高了纖維和基體界面的粘結強度。
綜上所述,等離子體表面處理后的碳纖維作為增強相的復合材料,由于纖維改性提高了碳纖維表面的活性、浸潤性和粗糙程度,從而增加了纖維與基體的粘結和錨定。
儀表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