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長富:中國科技打假人
- 2012年09月21日 11:44 信息來源:
慧聰網
瀏覽次數:1488次
“把復雜的事變簡單,再用簡單去解決復雜。”這是呂長富一生信奉的一句話。今年3·15期間,重慶市質監局原副局長、有“中國科技打假人”稱號的呂長富作客中國經濟網《經濟熱點面對面》節目時,說了一句話,讓很多長期關注打假的網友們頓時豁然開朗。
打假投入和效果不成比例他開始思考科技的力量
自1988年從事打假工作以來,呂長富走的,一直是科技打假的路子。通過科技,他將復雜的打假方法變得簡單化。20多年來,他發明了200多種快速檢測打假法,毫不保留公諸于眾的就有180多種,被稱為“呂氏打假法”。
現年68歲的呂長富衣著簡樸,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廳級干部,但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一些,雖然眼角已有皺紋,但精神矍鑠,眼里閃著智慧的光。
呂長富1968年畢業于武漢水利電力大學電汽專業后,就進了質監系統,1988年重慶成立打假辦,他任打假辦主任。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國假冒偽劣商品特別猖獗,呂長富時常感到身心疲憊,用他的話說,是“投入和產出嚴重不成比例”。
“不是同志們不努力,是我們的打假手段跟不上制假者的頭腦,工作很被動。”從那時起,呂長富就開始思考科技打假。
呂長富準備從當時久治不愈的電線電纜打假入手。
呂長富先想到用電橋儀器代替傳統儀器,這樣一來,非專業人員也可操作,可該儀器成本高,一臺就要兩三千元,而且精密儀器容易損壞,他又發明了直流標準電阻儀法,效率更高了,可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精密儀器的成本和維護問題。
隨后,呂長富針對形狀規范的電線電纜,發明了幾何量檢測法,他又針對常見的鋁冒銅現象發明了簡單的火燒法。后來,呂長富又發明了電磁法、重量法,6種方法配合使用下,無論哪種造假的電線電纜,在他面前均無處遁形。
呂長富的方法很快在全市和全國范圍推廣,自2001年起,重慶市電線電纜市場,每次檢測合格率都在90%以上,維護了消費者和合法生產企業的利益。
他將“魔法”公諸于眾打假目的是惠民
多年打假經歷,早已讓呂長富從初那個只懂電汽的人,變成了“萬精油”,在他家里,多的物品,是書,他的200多項發明涉及物理、化學等方面,30多個行業。2003年退休后,他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而是發明創造了更多的“魔法”。
而對這些辛苦得來的發明,呂長富一點也不吝嗇,總是毫不保留地告訴同事們和群眾--除了有些不能公諸于眾的:“有些竅門透露了,制假者就能有針對性地鉆空子,所以必須保密。”
2003年,呂長富在全國打假系統已頗有名氣,在國家質檢總局安排下,他開始在全國推薦他的呂氏打假法,對質監系統打假人員進行培訓。這么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全國每個省市,行程30多萬公里,給近4萬人作過培訓近400場。
名震全國之后,很多人慕名來拜訪,想拉他下海,出售他的打假專利,呂長富均婉言回絕:“我的發明屬于全社會,不會用來贏利,永遠是對消費者免費傳授的,當然更談不上開公司了。”至今,他都未和任何商業公司合作過。
他還無數次走上街頭,現場為群眾展示他的打假魔法,教群眾如何鑒別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真假優劣--用白醋鑒別黑米、用手鑒別節能燈、用清水鑒別樟腦丸、用燒堿鑒別白酒、用火燒或硬幣鑒別PPR管……
“我們打假的目的是惠民,我將這些簡單易行的方法教給群眾,也是惠民,讓全民都來打假,這不是更好。”呂長富說。
二十多年親自參與打假執法他讓造假者既畏又敬
多年來,呂長富親自參與打假行動,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數十億元,還不算全國各地其他打假執法人員用他發明的方法挽回的經濟損失。
然而,這么多年來,呂長富也因為這些發明,成為一些制假售假者的眼中釘和絆腳石,針對他的威脅、暴力等事件也有發生。對于這一點,這個年過花甲的老人只說了一句話:“這些事肯定有,不想說了,免得家人知道了擔心,有執法,就肯定有抗拒。”
記者從呂長富的同事口中得知,有天半夜,家住一樓的呂長富家中的窗戶突然被幾塊石頭全部砸碎,石頭和玻璃碎片灑了一地。
“打假就是執法者和造假者之間的博弈。”呂長富說,要讓造假者心服口服,必須象打蛇打到七寸一樣,找準關鍵,否則端了別人的飯碗,肯定是不服氣的。正是由于這點,一些造假者私下說,被他捉住也只有服氣的,那都是木板上釘釘子的事。
“每發明成功一樣,我們就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成就感,這不是我一個的功勞,而是我們整個團隊的成果。”呂長富說,他和整個質監隊伍都不會為了這些因素而停下打假的腳步。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④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