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導讀:當前,國內巨大的市場潛能,吸引了不少國外3D打印行業巨頭的目光和投資,進一步推動了中國3D打印產業的發展,產業規模逾百億。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又稱增材制造 ,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常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
2019年1月14日,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首次利用快速3D打印技術,制造出模仿中樞神經系統結構的脊髓支架,成功幫助大鼠恢復了運動功能。
2020年5月5日,中國首飛成功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上,搭載著"3D打印機"。這是中國首次太空3D打印實驗,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在太空中開展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3D打印實驗。
數據顯示,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由2016年53.8億元快速增長至2020年203億元,相關機構預測,2021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可達251.3億元,2022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可達278.2億元。
在3D打印行業,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近幾年,抓緊自主創新和研發,雖然和國外的技術還有一定差距,但也一步步朝著精細化和專業發展。當然,國內巨大的市場潛能,也吸引了不少國外3D打印行業巨頭的目光和投資,進一步推動了中國3D打印產業的發展,產業規模逾百億。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