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世界石油大會是一個性的石油代表機構,是非政府、非盈利的石油組織,被公認為世界性的石油組織,有超過60個成員國。作為世界能源展覽會,世界石油大會每三年舉行一次,屆世界石油大會是1933年在倫敦舉行,到2014年已經有80年的歷史,被稱為石油展中的“奧林匹克”。
6月19日,第21屆世界石油大會在莫斯科落幕。石油巨頭悉數亮相,展現化企業的風姿和魅力,也為世人留下“什么是世界企業”的思考。
世界企業無疑要有實力。作為資源型產業,誰擁有資源,誰就擁有影響行業發展的力量,誰就擁有話語權。儲量、產量和資產總額等都是實力的標簽。按照這些指標排排坐,毫無疑問,參與世界石油大會的油企多是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松梨?、沙特阿美、殼牌和中國石油等更是。
然而,“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榜單并非世界企業座次,實力并非世界企業的全部。有沒有化的靈魂,有沒有力,終決定著石油巨頭能否躋身世界的俱樂部。
此次世界石油大會將“化靈魂”表現得。很多參會企業雖看似“體量”相近,其實化水平相距甚遠。差距就在于是否能融入市場,是否擁有化文化和理念,是否能不斷創新為行業發展植入新理念、開辟新領域、帶來新技術,是否能真正影響規則、行業發展。此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做企業公民,亦是考量內容。
回顧歷屆世界石油大會,世界企業無一不扮演著行業的角色。??松梨趪乐數某杀竟芾頌樗瞥?;BP“能源行業必須為改善氣候變化而努力”的宣誓,使其成為行業環保者;殼牌在非常規油氣及新能源領域先行先試,成為“風向標”……
而作為油氣舞臺“后來者”的中國石油企業,跨入化殿堂,要修煉出“范兒”、奔向世界,仍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建設世界企業沒有統一路徑。中國石油企業20余載化之路在取得量的優勢的同時,正走出自己的特色。在海外油氣合作上,中國石油企業積極探索“互利雙贏”投資合作模式,創造出影響廣泛的“蘇丹模式”,為石油工業發展積累了寶貴財富;多年來探索實踐的油公司和工程技術服務公司一體化機制,則為推動油氣發展提供了新的道路思考;而艱苦奮斗的企業精神,也在對外合作中彰顯出旺盛的生命力……
趕超“世界”就是要永遠追求。無論是??松梨?、殼牌、BP、道達爾,還是以中國石油為代表的新興石油公司,都注定要在追趕中不斷創造歷史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