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l id="qqie6"><sup id="qqie6"></sup></del>
  • <tfoot id="qqie6"></tfoot>
  • <ul id="qqie6"></ul>
  • 快速發布求購 登錄 注冊
    行業資訊行業財報市場標準研發新品會議盤點政策本站速遞

    《2024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印發 指引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標準化方向

    產業報道 2024年02月20日 10:33:57來源: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20146
    摘要2月19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2024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儀表網 產業報道】2月19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2024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4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
     
      2024年是深入推進《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實施,實現綱要2025年發展目標的關鍵一年。做好2024年標準化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深入推進綱要各項重點任務實施,落實全國市場監管工作會議要求,以標準有力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全力提升開放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標準化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標準化事業自身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一、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推進新一輪標準升級
     
      1. 抓緊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農藥、淀粉、石化、鈾礦冶等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引領傳統行業升級改造。
     
      2. 加強涉及安全的重點工業產品、特種設備等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和實施,實現“當強則強、應強盡強”。
     
      3. 推動農機裝備、數控機床等領域標準升級,促進裝備材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轉型。
     
      4. 在新型儲能、氫能、安全應急裝備等領域超前布局一批新標準,引導產業發展方向,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5. 加快升級家電、家具、裝飾裝修材料等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制定家電能效水效、廢舊家電回收相關標準,助力大宗消費品更新換代。
     
      6. 升級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標準。完善兩化融合標準體系,加快數字化轉型標準研制。
     
      7. 推廣新型數據中心、電動汽車充電等新型基礎設施標準。
     
      8. 加強高端消費電子、綠色產品等領域標準研制,滿足高端化、綠色化消費需求。
     
      9. 健全適老家具家電、適老設備及互聯網應用、康復輔助器具等適老產品標準,保障老年人生活安心舒心。
     
      10. 完善餐飲、家政、旅游、文化娛樂、健身等領域標準,提振服務消費信心。
     
      二、培育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大力實施標準國際化躍升工程
     
      11. 積極參與ISO、IEC、ITU等國際標準組織治理,在戰略實施框架、評估框架、路線圖等方面貢獻中國智慧。
     
      12. 修訂《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化活動管理辦法》。
     
      13. 鼓勵各方更廣泛參與各國際性專業標準組織活動。
     
      14. 推動設立文化遺產保護、數字營銷等領域國際標準組織新技術機構。
     
      15. 在氣候變化、金融服務、數字經濟、新能源、航空航天、船舶、中醫藥等重點領域提出一批國際標準提案。
     
      16. 聚焦碳達峰碳中和、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關鍵和新興技術領域,新增一批國際標準組織注冊專家。
     
      17. 探索在新能源汽車、新型電力系統、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組建一批國際標準化創新團隊,加強國際標準化人才庫建設。
     
      18. 實施一批標準化能力建設合作項目,重點面向東盟、中亞、南亞、非洲等地區,開展標準化培訓合作,加強國家間標準互學互鑒。
     
      19. 加強標準信息交流對話,進一步完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標準信息平臺,開展標準互換,持續推動電動汽車、農業、電力等領域中外標準互認合作。
     
      20. 推動舉辦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標準化分論壇,搭建標準化高端對話平臺。
     
      三、大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集中力量開展一批標準穩鏈重大標志性項目
     
      21. 健全核心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業、產業技術基礎等產業基礎標準體系,加快制定工業設計、工業仿真、數據庫等工業軟件標準,夯實產業高質量發展基礎。
     
      22. 加快制定增材制造專用材料、關鍵金屬件檢測等標準,推動增材制造普及利用。
     
      23. 發布實施稀土采選精礦、稀土冶煉分離、高端稀土加工、稀土二次資源回收等標準。加快研制再生鋼鐵原料、再生高溫合金原料、再生塑料和橡膠等再生材料標準。
     
      24. 以芯粒互聯接口、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等集成電路標準研制為重點,加快構建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等全產業鏈標準體系。
     
      25. 推進機器人整機可靠性信息安全、典型場景應用要求等標準制定,推廣工業、農業機器人場景應用。
     
      26. 制定一批北斗規模應用國家標準,延長北斗規模應用價值鏈。
     
      27. 開展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標準研制,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28. 圍繞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加強服務安全、人工標注安全、預訓練和優化訓練數據安全等關鍵環節安全標準研制。
     
      29. 圍繞智能網聯汽車輔助駕駛安全,發布實施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系列安全標準。
     
      30. 制定挖掘機、裝載機、自卸車等工程機械電動化標準,推動工程機械電動化轉型。
     
      31. 開展智能家居互聯互通架構、云邊協同、本地互聯、產品評價等標準研制,實現智能家居互聯互通。
     
      32. 統籌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同步推動技術攻關、標準研制、產業推廣。
     
      33. 加強上下游標準化技術組織協調聯動,綜合運用各層級標準構建與產業鏈相適配的標準鏈。
     
      34. 發布一批標準穩鏈標志性成果,組織召開經驗交流現場推進會,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范式。
     
      四、加快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持續優化新型標準體系、著重強化標準實施應用
     
      35. 持續優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體系,在有色金屬、塑料、土方機械、金屬切削機床、風電設備等重點領域開展標準體系優化升級試點,圍繞產業領域發展需求,加大力度整合一批、修訂一批、制定一批、廢止一批標準。
     
      36. 規范地方標準制定和應用,清理存量、嚴控增量,梳理、排查和整改地方政策措施引用地方標準不當,影響公平競爭的情況和問題,清理超范圍制定、技術內容不合規的地方標準。
     
      37. 制定經營主體信用承諾、失信信息分類、個體工商戶信用評價國家標準,推動評價信息有序共享和高效利用,支撐失信行為多部門聯合監管。
     
      38. 優化產品缺陷與安全管理標準體系,加強前沿技術安全評估與缺陷分析關鍵標準制定。
     
      39. 推動構建協調配套的國家標準樣品體系,加大綠色生態、生物技術、金屬及非金屬材料、能源等重點領域標準樣品研制力度,豐富標準樣品的種類和數量。
     
      40. 制定經營者公平競爭合規管理國家標準,為公平競爭合規管理提供指導。
     
      41. 完善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網絡標準規范體系,研究制定一體化平臺網絡接入機構管理規范。
     
      42. 推進標準實施數據調查,建立強制性標準實施情況統計分析點考核評估方案,形成“有進有出”的管理機制。
     
      43. 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統計分析點常態化開展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情況統計分析。
     
      44. 建立健全法規引用標準、標準實施激勵機制,嚴格落實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提升標準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用。
     
      45. 加大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規范管理力度,統籌布局、系統建設,強化目標導向、效果評價,發揮點上發力、面上示范、整體帶動的作用。
     
      46. 大力推進標準實施效果評估,形成一批標準實施效果評估方法和模式,推廣一批標準實施效果典型范例。
     
      47. 建立標準化創新活躍度指數模型,分期發布全國、地方和企業標準化創新發展報告。
     
      48. 探索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標準體系,推進制定黃河流域高耗水行業用水定額強制性標準,完善華北區域“3+2”標準化戰略協作機制,健全長三角區域協同地方標準管理制度,發布一批“同事同標”的區域協同地方標準。
     
      49. 聚焦食品、交通、現代服務業、涉水事務等粵港澳大灣區三地共需領域,公布一批“灣區標準”。
     
      50. 建設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為海峽兩岸民眾提供標準信息服務。
     
      51. 開展城市標準化行動,推進國際標準化創新型城市和城市標準化創新綜合試點建設。
     
      五、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穩步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
     
      52. 圍繞消費品、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碳達峰碳中和等重點領域,積極轉化先進適用的國際標準,提升國內國際標準一致性水平。
     
      53. 結合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產業、貿易、科技和工程建設等領域合作需求,加快中國標準外文版編譯,加大中國標準海外應用和互認力度。
     
      54. 加快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相關規則協調對接,推動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相互銜接。
     
      55. 研究制定穩步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的指導意見,以高標準促進高水平開放。
     
      56. 提升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國際對應程度,提高技術委員會委員成為國際標準注冊專家的比例。
     
      57. 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港開展標準制度型開放試點,優先構建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
     
      58. 推動我國團體標準組織國際化發展,支持企業、社會團體、科研機構等積極參與和培育國際性專業標準組織。
     
      59. 更好發揮中歐、東北亞、中俄、中國—東盟、中德、中法、中英等多雙邊機制作用,開展標準化務實合作。
     
      60. 積極拓展阿拉伯、非洲、美洲等區域相關國家的合作伙伴關系,簽署更多標準化合作文件。
     
      61. 建立中美政府間標準與合格評定對話機制,加強標準化合作交流。
     
      62. 在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合作平臺,提出更多標準化合作議題。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機制框架下,謀劃更多標準化成果。
     
      六、實現標準化事業自身高質量發展,著力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擴大標準化影響力
     
      63. 修訂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管理辦法、農業農村標準化管理辦法、采用國際標準管理辦法,推動制定團體標準管理辦法。
     
      64. 探索建立行業標準代號年報工作制度。
     
      65. 大力實施團體標準培優計劃,組織開展團體標準組織能力評價。
     
      66. 制定實施關于加強標準實施監督的管理辦法,持續推進團體標準、企業標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強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監督抽查。
     
      67. 貫徹落實《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深入推進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
     
      68. 加快出臺關于深化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的指導意見。
     
      69. 統籌建設、科學管理各級各類標準化技術組織,圍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等前沿技術和新興領域,前瞻布局一批標準化項目研究組、標準化技術組織。
     
      70. 積極推進標準數字化研究,開展標準數字化試點。
     
      71. 深入推進技術組織聯絡機制實施,暢通技術組織“微循環”。
     
      72. 持續開展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國際標準組織國內技術對口單位考核評估,加強結果運用,實現“能進能出”動態管理。
     
      73. 組織開展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表彰活動。
     
      74. 培育標準創新型企業超過300家。
     
      75. 持續辦好“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活動。
     
      76. 鼓勵企業爭創企業標準“領跑者”,深入開展對標達標提升行動。
     
      77. 持續做好農業農村、智能制造、循環經濟、服務、社會管理等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
     
      78. 用好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智庫資源,加強標準化基礎理論研究、技術路徑設計和發展趨勢研判。
     
      79. 深入實施《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完善標準化相關職業分類體系和職業標準,推進標準化人才職業建設。
     
      80. 開展全國標準化人才分類統計,建設全國標準化人才分類培養庫。
     
      81. 依托普通高等學校,強化標準化相關專業建設,支持有條件的職業院校開設標準化技術專業,大力培養標準化應用型人才。加大國際標準化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壯大我國國際標準化人才隊伍。選拔培養企業標準化總監。
     
      82. 組織舉辦標準化管理人員業務培訓,加強標準化政策宣貫解讀。
     
      83. 進一步豐富標準云課、委員網絡講堂課程資源,加大標準化教材編制出版力度,全面培育標準化專業人才隊伍。
     
      84. 綜合運用各類媒體載體,通過專家論壇、內部刊物和“兩微一端”媒體渠道,宣傳標準化工作成效。
     
      85. 持續做好綱要實施的宣傳工作,總結推廣貫徹落實綱要的創新實踐和有益經驗。
     
      86. 開展重要國家標準宣傳解讀,通過一圖讀懂、小視頻等多種宣貫形式,不斷提升國家標準權威性和影響力。
     
      87. 舉辦世界標準日活動,廣泛開展標準化宣傳,營造標準化工作良好氛圍。
     
      88. 新批準一批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修訂《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管理辦法》,加強創新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同步推動技術攻關、標準研制、產業推廣,及時將先進適用的科技創新成果融入標準,提升標準水平。
     
      89. 批準設立一批國家標準驗證點,制定國家標準驗證點建設與管理辦法。
     
      90. 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推動綱要深入實施。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廣告招商
    今日換一換
    新發產品更多+

    客服熱線:0571-87759942

    采購熱線:0571-87759942

    媒體合作:0571-87759945

    • 儀表站APP
    • 微信公眾號
    • 儀表網小程序
    • 儀表網抖音號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 賈熙明律師   儀表網-儀器儀表行業“互聯網+”服務平臺
    意見反饋
    我知道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成人18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yw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成人自拍小视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欧美激情成人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青青草视频成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成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污视频网站|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成人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a |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