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有時候我們覺得很簡單的問題,其實很多人并不清楚。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我們主編是個曳舞愛好者,團隊成員知道她的工作和家里的電表、水表有關系,但具體是什么行業也太清楚。一天一個小伙伴發來家里電表讀數的輪顯圖片,讓她看看是不是電表出問題了,說每個月的電費小500元,四個月快2,000元了,之前從沒有這么多。
可是家里也沒什么大電器,雖然有個熱水器但家里并不是24小時開著,且不是天天洗澡,安裝的時候廠家承諾一天電費也就1塊多。經仔細了解,發現問題就是那個家用電熱水器,150L的容量,雖然不常用且沒有打開使用按鍵,但一直插著電。
主編讓對方家人拔下插頭,記錄一下明天這個時間的電表讀數,和之前的做個對比。結果不言而喻,電表讀數立馬就慢了下來。
電費的飆升會引發百姓的很多疑惑,
智能電表推廣了十多年,關于電表走快的謠言從未熄滅過....國網江蘇試點應用居民用電智能分析儀或許能解決居民對電費的疑問~
“分析結果顯示,您家這個月電費偏高的主要原因是電熱類設備用電多,占月總用電量的30%,可能是您把熱水器或電熱小廚寶設定成了恒溫狀態。”5月17日,江蘇揚州供電公司低壓客戶經理呂安怡和同事來到揚州市天下小區一戶居民家,將4月份的用能情況告知客戶,打消了他對家中電費偏高的疑問。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電能消費需求不斷上升,由于冬夏季溫度影響、節假日用電變化等原因,江蘇省部分居民客戶用電進入第二、第三階梯。許多居民希望能詳細地了解家用電器尤其是大功率電器的用電量、用電占比等情況。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聚焦客戶需求,自主研發了居民用電智能分析儀,將現場服務過程中人工接線檢查、校表儀校驗、入戶分析三個步驟融于一體,形成“校診核一體化”的客戶服務方案。
據悉,居民用電智能分析儀由電壓與電流采集專用端子和負荷辨識功能模組兩部分組成,結構簡單,便攜易用,可并接在客戶
電能表處,實現本地非侵入式用電行為采集和負荷構成智能分析。該裝置支持遠程升級和辨識算法動態更新,對電熱類、空調類、廚房電器類等家庭常用大功率設備識別準確率超過95%,無須操作人員入戶,在客戶“零感知”的情況下完成用電情況分析診斷。
居民用電智能分析儀支持4G通信,可將分鐘級診斷數據同步傳至用電信息采集2.0系統或移動作業終端。研發人員為居民用電智能分析儀配置了客戶用電分析報告的模塊化定制功能,根據客戶對用能構成、電器使用異常、節能建議等不同類型數據的關注程度,分析儀可以一鍵生成不同類型的專業分析報告,提高用能診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以前,我們主要通過檢查接線、現場驗表、入戶分析等方式解答客戶疑問,但存在診斷盲區。現在,借助居民用電智能分析儀,我們可以一次性解決電表異常、線路漏電等問題,為客戶量身定制節能方案,提升客戶服務滿意度。”國網江蘇電力市場營銷部計量處專責馬云龍介紹。
部分素材來源于國家電網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