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魚紋彩陶盆,歷史模型
型號:DL06-RNY
簡介:面魚紋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陜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時代前期,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制的葬具。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歷史:在距今一萬年左右,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石器時代。這是中國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也是中國古代文明逐漸形成的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發現數量多、分布地域廣,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母系氏族逐漸繁榮,出現了規模很大的聚落。新石器時代又可以稱為是石器和陶器時代。陶器,是新石器時代在造型美術方面遺留下來的主要創作,也是人類在向大自然斗爭中獲得的一項跨時代的創造。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里不斷出土的陶器等工藝品,展現了我們祖先的審美智慧和藝術創造才能。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遍布中國各地,中部地區黃河流域的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灣文化屬于新石器時代早期,它們的年代是(公元前5500--公元前4800年)。所制陶器比較原始,器物種類少,器形簡單,火溫較低,多數是紅陶,基本沒有紋樣裝飾。分布在中國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屬于新石器時代中期,這時期陶器的表面有漂亮的彩繪,陶器的實用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面魚紋彩陶盆,1955年中國陜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泥質紅陶燒成,盆內壁畫人面紋和魚紋各兩個,相間排列,題材新穎,形象生動,反映了半坡類型彩陶常以魚紋裝飾陶器的特點。
規格:直徑385mm,高度160mm,盆邊有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