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121體積電阻率測定儀
一、體積電阻率測定儀主要標準:
GB/T 1410-2006 固體絕緣材料 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試驗方法
GB 12014 防靜電工作服
GB/T 20991-2007 個體防護裝備 鞋的測試方法
GB 4385-1995 防靜電鞋、導電鞋技術要求
GB 12158-2006 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
GB 4655-2003 橡膠工業靜電安全規程
GB/T 12703.4-2010 紡織品 靜電性能的評定 第4部分 電阻率
GB/T 12703.6-2010 紡織品 靜電性能的評定 第6部分 纖維泄漏電阻
二、體積電阻率測定儀測量指標:
1 電阻測量范圍 1×104Ω~1×1018Ω;
2 電流測量范圍 2×10-4A~1×10-16A;
3 體積小、重量輕、準確度高;
4 *的被測電阻、和流過電阻的電流雙顯示,使操作測量更加方便;
5 性能穩定、讀數方便;
6 既能測電阻又能測電流;
7 測試電壓有六種選擇之多DC10V、50V、100V、250V、500V、1000V;
8 使用操作簡便,在任何電阻量程和測試電壓下均直接讀顯示數字結果,
免去要乘以一個系數的麻煩,使測量超高電阻就如用萬用表測量普通電阻樣簡便。
三、體積電阻率測定儀應用范圍
a 材料高阻測試測量如防靜電產品(防靜電鞋、防靜電塑料橡膠制品、計 算機房防靜電活動地板等)電阻值的檢測;b 材料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測量;c 電化學和材料測試,以及物理,光學和材料研究;d 微弱電流測量如光電效應和器件暗電流測量。
四、體積電阻率測定儀工作原理
根據歐姆定律,被測電阻Rx等于施加電壓V除以通過的電流I。傳統的高阻計的工作原理是測量電壓V固定,通過測量流過取樣電阻的電流I來得到電阻值。從歐姆定律可以看出,由于電流I是與電阻成反比,而不是成正比,所以電阻的顯示值是非線性的,即電阻無窮大時,電流為零,即表頭的零位處是∞,其附近的刻度非常密,分辨率很低整個刻度是非線性的。又由于測量不同的電阻時,其電壓V也會有些變化,所以普通的高阻計是精度差、分辨率低。
BEST121型數字高阻計是同時測出電阻兩端的電壓V和流過電阻的電流I,通過內部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完成電壓除以電流的計算,然后把所得到的結果經過A/D轉換后以數字顯示出電阻值,即便是電阻兩端的電壓V和流過電阻的電流I是同時變化,其顯示的電阻值不象普通高阻計那樣因被測電壓V的變化或電流I的變化而變,所以,即使測量電壓、被測量電阻、電源電壓等發生變化對其結果影響不大,其測量精度很高(),從理論上講其誤差可以做到零,而實際誤差可以做到千分之幾或萬分之幾。
五、體積電阻率測定儀技術參數:
1.電阻測量范圍: 0.01×10 4Ω ~1×10 18Ω。
2.電流測量范圍為: 2×10-4A~1×10-16A
3. 雙表頭顯示: 3.1/2位LED顯示
4. 內置測試電壓:10V、50V、100V、250、500、1000V
5. 基本準確度:1%
6 使用環境: 溫度:0℃~40℃,相對濕度<80%
7 機內測試電壓: 10/50/100/250/500/1000V 任意切換
8.供電形式: AC 220V,50HZ,功耗約5W
9. 儀器尺寸: 285mm× 245mm× 120 mm
10.質量: 約2.5KG
六、體積電阻率測定儀儀器配置:
序號 | 配置 | 單位 | 數量 |
1 | 測試儀器 | 臺 | 1 |
2 | 電極箱 | 臺 | 1 |
3 | 電源線 | 條 | 1 |
4 | 測量線 | 條 | 3 |
5 | 使用說明書 | 份 | 1 |
安裝調試:
1、儀器到貨后,用戶方應對所到貨物的外包裝進行檢查。若發現損壞及損壞到何程度,應立即以或書面形式通知我公司。用戶須在我公司派安裝工程師去現場的情況下方可開箱,
否則任何物品的損壞或缺少配件將由用戶方負責。{一些事宜可以協商}
2、在進行安裝調試前用戶方應提供相應的準備工作,并予以提前通知,(具體安裝調試日期雙方可以協商而定)。
3、我公司負責派專人安排該設備的安裝調試事宜,保證設備到廠后以zui快的速度進行使用
培訓分為:現場培訓,指導。
(1.現場培訓,貨物到達客戶方后,我司會派出相關技術人員到達客戶地點,指導客戶現場安裝設備,并進行調試,保證客戶能夠正確掌握設備的使用方法,熟練的進行操作!
(2.指導,若客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及時打進行詢問,我司會有專門客服工程師為您進行解答!如在保修期內,設備自身出現非人為問題,我司*行指導,如解決不了,
和客戶溝通維修時間進行免費上門維修!及時高效的保證客戶設備的正常運行
4、保修承諾:
設備保修兩年,終身服務,一年內非人為損壞的零部件免費更換,保修期內接到用戶邀請后, zui遲響應時間為2小時內,在與用戶確認故障后,我公司會在48小時內派工程師到達現場進行
免費服務,盡快查清故障所在位置和故障原因,并向用戶及時報告故障的原因和排除辦法 。